[实用新型]一种高速自动换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17064.0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9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尹贺;许柏安;张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天域主轴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B23Q3/12;B23Q11/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速自动换刀装置,包括散热机构、换刀驱动机构、刀模旋转机构以及拉刀机构;旋转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拉刀机构旋转;换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拉刀机构驱动连接;散热机构与所述换刀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散热机构用于为换刀驱动机构和刀模旋转机构散热,后端固定组件开设有若干轴向散热通道,旋转驱动组件通过轴向散热通道与换刀驱动机构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速自动换刀装置,设置若干轴向散热通道,增加了旋转驱动组件的散热途径,从而可以帮助旋转驱动组件更快的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速自动换刀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自动换刀电主轴(以下简称电主轴)是数控加工中心等加工机床的关键部件。电主轴工作时,电机的转子在定子内高速旋转,电机的定子和转子都会产生大量的热能,电主轴的轴承高速运转也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会损坏电机的绕组线圈和轴承,故需要用冷却系统来保持电主轴工作温度恒定。
电主轴冷却方式基本有两类:液体介质冷却和气体介质冷却。液体介质比热容较大,冷却效果较好,但是冷却回路结构比较复杂,并且一旦发生液体介质的泄漏,将导致电主轴的故障,因此,对制造工艺要求严格,成本高。气体介质冷却效果虽然不如液体介质冷却效果好,但结构相对要简单,成本较低,也不会有出现大故障的危险,是现有技术中电主轴主要采用的冷却方式。
现有技术中电主轴的空气冷却方式通常直接在电主轴上增设风扇,再在电机的外壳上开设散热通道,通过风扇增加电机外壳表面的空气对流,从而帮助电机散热。这种方式是通过将电机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机外壳,再由对流的空气将热量带走实现散热的效果。但实际上,这样的散热效果比较慢,主要是因为电机内部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热量只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一层层往外散出,而风扇只能带走外壳上的热量,所以在电机持续高速工作时,只通过外壳散热还是会存在散热比较慢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高速自动换刀装置,在刀模旋转机构的后端固定组件上设置轴向散热通道,从而将旋转驱动组件与换刀驱动机构连通,进而可以旋转驱动组件内产生的热量既可以通过主外壳散出,也可以通过换刀驱动机构散出,增加了旋转驱动组件的散热途径,提高旋转驱动组件的冷却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自动换刀装置,包括散热机构、换刀驱动机构、刀模旋转机构以及拉刀机构,所述刀模旋转机构包括主外壳、旋转驱动组件、前端固定组件以及后端固定组件,所述前端固定组件和后端固定组件分别装设于旋转驱动组件的两端,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以及后端固定组件均固定于主外壳内,所述换刀驱动机构固定于主外壳;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拉刀机构旋转;所述换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拉刀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拉刀机构与旋转驱动组件之间装设有用于辅助拉刀机构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与所述换刀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散热机构用于为换刀驱动机构和刀模旋转机构散热,所述后端固定组件开设有若干轴向散热通道,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通过轴向散热通道与换刀驱动机构连通。
优选的,所述后端固定组件包括后轴承固定座以及后轴承,所述后轴承套设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端部,所述后轴承固定座套设于后轴承的外周并且通过螺钉或者螺丝与主外壳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轴向散热通道开设于后轴承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轴向散热通道为轴向开设于后轴承固定座上的通孔,若干所述轴向散热通道等间隔设置在后轴承固定座上。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外壳以及装设于散热外壳内的风扇,所述换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以及气缸盖,所述驱动气缸包括气缸外壳以及装设于气缸外壳内的气缸驱动组件,所述散热外壳与气缸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盖位于散热外壳和气缸外壳之间,气缸盖与气缸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外壳与气缸盖之间形成用于装配风扇的容腔;所述气缸外壳开设有若干第一轴向通风道,所述第一轴向通风道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主外壳开设有若干第二轴向通风道,所述第二轴向通风道与第一轴向通风道连通,所述气缸驱动组件与气缸外壳之间装设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天域主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天域主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7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通风盖板过孔与雨刮轴配合结构
- 下一篇:快开密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