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栓间距可调节高压电缆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3997.2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7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路;王日恒;赵浩;黄衍;章婉彤;许栋梁;陈海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吴志龙;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间距 调节 高压 电缆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栓间距可调节高压电缆支架,包括上部具有倒T形开口的槽状座体,所述槽状座体的上部具有用于夹持电缆的下夹座及上夹座,所述槽状座体内侧具有上端伸出开口的螺栓,所述螺栓截面呈倒T形,螺栓下端为限位端头能沿槽状座体内部滑动且限位端头上端限位于倒T形开口的缩口处,螺栓上端为伸出开口且能贯穿下夹座及上夹座的螺纹杆,所述槽状座体内侧与限位端头配合面为能相互啮合的齿面。本实用新型利用与槽状座体与限位端头的齿面配合相比于六角螺栓稳定性更高,且电缆夹具的下夹座及上夹座与螺栓配套设计不再另行配置螺栓,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栓间距可调节高压电缆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方案中,电缆支架采用常见的方钢支架,将夹具以及衬垫固定在支架上,用以支撑固定电缆,高压电缆用以蛇形敷设时,电缆会产生偏移,螺栓预留孔位置需根据厂家提供零件尺寸进行设计,且不同厂家夹具及衬垫尺寸不尽相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支架留孔方式。故电缆支架无法在土建通道建设时同步建设,需在设备定标后再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缆支架预留孔须根据电缆夹具及衬垫的尺寸进行设计,配合较麻烦,且容易出现加工错误导致现场返工,对于远期安装的电缆,无法对电缆支架预留孔进行精准设计,经常需要后期安装电缆时拆除支架返厂重新打孔后安装,浪费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螺栓间距可调节高压电缆支架,包括上部具有倒T形开口的槽状座体,所述槽状座体的上部具有用于夹持电缆的下夹座及上夹座,所述槽状座体内侧具有上端伸出开口的螺栓,所述螺栓截面呈倒T形,螺栓下端为限位端头能沿槽状座体内部滑动且限位端头上端限位于倒T形开口的缩口处,螺栓上端为伸出开口且能贯穿下夹座及上夹座的螺纹杆,所述槽状座体内侧与限位端头配合面为能相互啮合的齿面。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外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以使限位端头与槽状座体上部紧密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下夹座与上夹座之间留有以供电缆穿过的凹部,所述螺纹杆上端穿过下夹座与上夹座的侧部,通过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且位于上夹座上部的锁紧螺母实现对下夹座与上夹座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槽状座体开口的下沿具有下凸齿,所述限位端头上表面具有与凸齿配合的上凸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与槽状座体与限位端头的齿面配合相比于六角螺栓稳定性更高,且电缆夹具的下夹座及上夹座与螺栓配套设计不再另行配置螺栓,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栓与槽状座配合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螺栓间距可调节高压电缆支架,包括上部具有倒T形开口110的槽状座体10,所述槽状座体的上部具有用于夹持电缆的下夹座210及上夹座220,所述槽状座体内侧具有上端伸出开口的螺栓30,所述螺栓截面呈倒T形,螺栓下端为限位端头310能沿槽状座体内部滑动且限位端头上端限位于倒T形开口的缩口处,螺栓上端为伸出开口且能贯穿下夹座210及上夹座220的螺纹杆320,所述槽状座体10内侧与限位端头310配合面为能相互啮合的齿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状座体开口的下沿具有下凸齿111,所述限位端头上表面具有与凸齿配合的上凸齿311。所述螺纹杆320外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330以使限位端头与槽状座体上部紧密咬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3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基站信号塔
- 下一篇:柴油机空气加热器发热体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