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豆糕成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11395.3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6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苏燕汝;杨六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六香 |
| 主分类号: | A23P30/10 | 分类号: | A23P30/10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禾共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9 | 代理人: | 赵浩 |
| 地址: | 510760 广东省广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豆糕 成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绿豆糕成型设备。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模具进行自动下料、自动倒入绿豆粉并将其压实的绿豆糕成型设备。一种绿豆糕成型设备,包括有底座、按压机构、第一支撑柱、料仓、挡料板和传送机构,底座顶部右侧设有按压机构,底座顶部中间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顶部之间连接有料仓,料仓中部滑动式连接有挡料板,底座顶部中间设有传送机构。在料仓、挡板、储物漏框、挡板、按压机构和传送机构的配合下可以实现对模具进行自动下料、自动往模具中倒入绿豆粉、自动传送模具并对模具中的绿豆粉进行自动按压的效果,这样就无需人们手动倒入绿豆粉并对绿豆粉进行压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绿豆糕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绿豆糕是我们日常经常见到的传统特色糕点之一,其形状规范整齐,口感松软,口味清香绵软不沾牙,深受各阶段年龄群众的喜爱,绿豆糕在制作时,需要将绿豆粉倒入模具中进行按压成型。
现有的绿豆糕成型方法,主要是人工将绿豆粉倒入模具中,再人工对模具进行按压,使得绿豆粉被压实成型,随后人们再将绿豆糕取出,为了实现绿豆糕表面图案的多样性,人们还需不时更换模具,由此加大了人们的工作量,降低了绿豆糕成型的工作效率。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实现对模具进行自动下料、自动倒入绿豆粉并将其压实的绿豆糕成型设备,来解决现有绿豆糕成型中需要人工更换模具、人工倒入绿豆粉并人工将绿豆粉进行按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绿豆糕成型中需要人工更换模具、人工倒入绿豆粉并人工将绿豆粉进行按压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模具进行自动下料、自动倒入绿豆粉并将其压实的绿豆糕成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绿豆糕成型设备,包括有底座、按压机构、第一支撑柱、料仓、挡料板和传送机构,底座顶部右侧设有按压机构,底座顶部中间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顶部之间连接有料仓,料仓中部滑动式连接有挡料板,底座顶部中间设有传送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按压机构包括有支撑板、圆轴、滑块、固定杆和弹簧,底座顶部靠近两侧第一支撑柱的一侧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中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之间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中部转动式连接有圆轴,滑块底部和支撑板内壁底部之间均连接有弹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传送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固定板、气缸、导轨和固定块,底座顶部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均匀设有第二支撑柱,底座顶部靠近两侧第一支撑柱的一侧均设有第三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导轨,导轨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开有滑槽,底座顶部靠近第二支撑柱的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远离第二支撑柱的一侧连接有气缸,气缸输出轴连接有固定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储物漏框和挡板,底座远离支撑板一侧的顶部两侧之间连接有储物漏框,固定块顶部连接有挡板,挡板与储物漏框底部相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弹簧的材质为高弹性弹簧。
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自动对模具进行下料、自动将绿豆粉倒入模具中并对模具中的绿豆粉进行按压成型的效果。
2、在料仓、挡板、储物漏框和挡板的配合下,可以实现对模具进行自动下料,并自动往模具中倒入绿豆粉的效果。
3、在按压机构和传送机构的配合下,可以实现自动传送模具并对模具中的绿豆粉进行自动按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按压机构部分立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机构立式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六香,未经杨六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1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锈剂实验样件的盐雾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糕点加工用奶油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