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耳蜗电极丝去涂层控制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1208.1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0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贺光明;杨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7/06 | 分类号: | B23K7/06;A61N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唐佳弟;秦华毅 |
地址: | 2013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耳蜗 电极 涂层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电极丝去涂层控制治具,其包括底板,盖板,以及挡板,其中,该盖板安置于该底板的右上侧,且该盖板与该底板之间设有电极丝空隙,该挡板可移动地安置于该底板的右端,且该挡板与该底板之间设有燃烧空腔,该挡板设有U形双臂及阻挡块。该人工耳蜗电极丝去涂层控制治具通过设置电极丝空隙及燃烧空腔以控制电极丝去涂层长度,操作简单易行,实用性强,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去除涂层效果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治具,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人工耳蜗电极丝去涂层时的控制治具。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电极是由二十几道单电极组成,单电极通过类似于导线的铂铱涂层丝连接电极触点及解码刺激器,这些铂铱涂层丝我们称之为电极丝,但是电极丝与电极触点、解码刺激器连接时,为了确保连接时充分接触,优选电极丝与电极触点、解码刺激器连接处无涂层,以提高连接可靠性,故,需要对电极丝焊接的部分进行去涂层操作,但是这些电极丝是非常微细的,直径只有0.03mm左右,只有头发丝的三分之一粗细,也很柔软,不好操作,这么微细的电极丝去涂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涂层操作时控制电极丝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耳蜗电极丝去涂层控制治具,其能方便控制电极丝去涂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电极丝去涂层控制治具,其包括底板,盖板,以及挡板,其中,该盖板安置于该底板的右上侧,且该盖板与该底板之间设有电极丝空隙,该挡板可移动地安置于该底板的右端,且该挡板与该底板之间设有燃烧空腔,该挡板设有U形双臂及阻挡块。
该底板设有滑槽,该双臂与该滑槽相匹配。进一步,该滑槽内设有螺孔,该双臂设有限位槽及高头滚花螺丝,该高头滚花螺丝穿过该限位槽嵌入该螺孔内。
该底板设有光滑的空隙下表面,该盖板设有光滑的空隙上表面。
该人工耳蜗电极丝去涂层控制治具还包括托板,该托板安置于该底板的左上侧,该托板设有光滑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人工耳蜗电极丝去涂层控制治具通过设置电极丝空隙及燃烧空腔以方便控制电极丝去涂层,操作简单易行,实用性强,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去除涂层效果好,成本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工耳蜗电极丝去涂层控制治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人工耳蜗电极丝去涂层控制治具的侧剖图。
图3是图2中I的放大图。
图4是挡板的示意图。
图5是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电极丝去涂层控制治具,其包括底板1,盖板2,以及挡板3,其中,该盖板2安置于该底板1的右上侧,且该盖板2与该底板1之间设有电极丝空隙4,该电极丝空隙4供电极丝穿过,该挡板3可移动地安置于该底板1的右端,且该挡板3与该底板1之间设有燃烧空腔5。
该底板1设有光滑的空隙下表面,该盖板2设有光滑的空隙上表面,即,该空隙下表面与该空隙上表面相对而设,以形成该电极丝空隙4,使得电极丝容易穿过该电极丝空隙4且不会刮花电极丝,值得提醒的是,以电极丝直径0.03mm为例,该电极丝空隙4的最窄处为0.06mm为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12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生产用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升降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