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牡丹籽油高效精炼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10664.4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8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彩玲;陈培忠;逯平杰;陈小玲;陈美慎;余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米丽(厦门)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B01D3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高效 精炼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牡丹籽油高效精炼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反应箱,且反应箱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反应箱顶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密封盖,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控制箱,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散热窗,所述反应箱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反应罐,所述反应罐的内壁开设有圆形结构的凹槽,且凹槽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同一个螺旋状的铜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罐内设置铜管,通过铜管和导热板之间的配合,方便对反应罐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并保持恒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丹籽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籽油高效精炼设备。
背景技术
牡丹籽油,又称牡丹油,是由牡丹籽提取的木本坚果植物油,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脱色、脱臭等工艺制成,牡丹籽油是纯天然绿色食用油,含有独特的牡丹皂甙、牡丹酚、牡丹多糖、a-亚麻酸、牡丹甾醇等多种极其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同时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必需氨基酸,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牡丹油多用于母婴产品。
牡丹籽油在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精炼,精炼过程中需要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化学反应,现有的精炼设备大多都是通过加热装置直接对溶液进行加热,这中加热方式加热时间较长且加热效率低,难以维持溶液的恒温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牡丹籽油高效精炼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牡丹籽油高效精炼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反应箱,且反应箱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反应箱顶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密封盖,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控制箱,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散热窗,所述反应箱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反应罐,所述反应罐的内壁开设有圆形结构的凹槽,且凹槽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同一个螺旋状的铜管,所述凹槽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导热板。
优选的,所述反应罐底部外壁开设有排液口,且排液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过滤箱。
优选的,所述反应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圆口,且圆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连接在过滤箱上。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同一个安装球,且安装球的内壁固定均通过螺栓螺接有网孔板,两个所述网孔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接有加热丝,且两个网孔板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螺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安装球的一侧外壁通过管道连接在风机上,所述铜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风机和安装球上。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保温箱,且保温箱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加热管,所述保温箱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箱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水泵,且水泵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在保温箱上,所述铜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水泵和保温箱上,所述保温箱顶部外壁设置有注水管。
优选的,所述水泵、风机和加热丝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牡丹籽油高效精炼设备,通过在反应罐内设置铜管,通过铜管和导热板之间的配合,方便对反应罐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并保持恒温。
2.本牡丹籽油高效精炼设备,通过加热箱内设置安装球或保温箱,通过热空气或者液体介质在铜管中循环从而实现对反应罐中的液体进行加热。
3.本牡丹籽油高效精炼设备,通过在反应罐底部设置的可拆卸过滤箱,方便对溶液进行过滤,拆卸式的过滤箱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牡丹籽油高效精炼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米丽(厦门)母婴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可米丽(厦门)母婴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0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