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茶机的茶渣废水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8700.3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9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好菱潇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茶 茶渣废 水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茶机的茶渣废水桶,包括桶体,桶体内设有定位环、推杆以及浮力部件,推杆位于定位环内,浮力部件连接于推杆的一端,推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上设有用于与取杯平台上的圆孔进行插入配合的指示杆;桶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泡茶机柜门推拉导向的凹槽,凹槽的外圈还设有定位槽;还包括提手,提手通过限位件可收纳设于桶体的外侧;通过设置推杆和浮力部件,以使桶体内的废水在收集的过程中推动浮力部件带动推杆向上运动,从而使推杆一端的指示杆从取杯平台上的圆孔冒出以提醒用户桶体内水满,有效降低桶体内的水满溢流进入泡茶机下部的腔体内,有效提高泡茶机的卫生使用环境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茶机的茶渣废水桶。
背景技术
泡茶机的出现,给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泡茶环境;泡茶过程中产生的茶渣和废水会回流进入到泡茶机下部腔体内的茶渣废水桶内,由于泡茶机下部的腔体内设有开闭门,茶渣废水桶内的废水情况不能实时监控,因此易出现茶渣废水桶中的水满桶溢流进入泡茶机下部腔体内,从而污染泡茶机下部腔体,造成卫生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泡茶机的茶渣废水桶,旨在解决上述泡茶机的茶渣废水桶中的水易出现满桶溢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泡茶机的茶渣废水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定位环、推杆以及浮力部件,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定位环内,所述浮力部件连接于所述推杆的一端,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有用于与取杯平台上的圆孔进行插入配合的指示杆;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泡茶机柜门推拉导向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外圈还设有定位槽;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通过限位件可收纳设于所述桶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一侧设有矩形槽,所述限位件另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矩形槽连通;所述提手可转动设于所述矩形槽内;所述桶体的两侧均设有圆槽和卡槽,所述卡槽连通于所述圆槽的一侧;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圆槽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浮力部件为浮力球或者具有浮力的橡胶球。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的两端设有转块,所述转块位于所述矩形槽内;所述转块的一侧设有矩形凸起,所述矩形凸起与所述圆槽进行可转动配合,所述矩形凸起与所述卡槽进行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收纳所述提手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设于所述桶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槽的一侧设有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为矩形结构或圆形结构。
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泡茶机的茶渣废水桶,通过设置推杆和浮力部件,以使桶体内的废水在收集的过程中推动浮力部件带动推杆向上运动,从而使推杆一端的指示杆从取杯平台上的圆孔冒出以提醒用户桶体内水满,有效降低桶体内的水满溢流进入泡茶机下部的腔体内,有效提高泡茶机的卫生使用环境要求;同时,通过设置可收纳的提手,以便于减少桶体占用泡茶机下部的腔体空间,从而便于对桶体进行取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泡茶机的茶渣废水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泡茶机的茶渣废水桶的放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泡茶机的茶渣废水桶的轴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泡茶机的茶渣废水桶的圆槽和卡槽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好菱潇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好菱潇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8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回收用循环粉碎装置
- 下一篇:负离子发生器模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