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感线圈的多功能自动绕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7681.2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1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高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98 | 分类号: | H01F41/098;H01F41/094;H01F4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灼华创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4 | 代理人: | 佟巍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感线圈 多功能 自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感线圈的多功能自动绕线设备,涉及电感线圈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绕线机构组、四工位转盘机构组、变距机构、固定座和保护罩,固定座一表面与保护罩连接,固定座一表面分别与绕线机构组、四工位转盘机构组、变距机构固定连接,绕线机构组和四工位转盘机构组均安装在保护罩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绕线机构组和四工位转盘机构组的相互配合使自动绕线设备在绕线过程中能够自动送线,进而使线圈的出脚方式能够不仅限于线圈的一端,能够根据需要选择线圈的出脚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感线圈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感线圈的多功能自动绕线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感线圈绕线方式主要包括高速飞叉绕线和中柱旋转绕线两种;其中,高速飞叉绕线采用绕线导针围绕线圈中柱旋转的方式将漆包线缠绕在中柱上,该方式绕线速度快,排线整齐,但因绕线方式的限制,只能绕制内外出脚的线圈;中柱旋转绕线的方法是将中柱安装在旋转轴上,绕线中柱主动旋转将漆包线绕制在中柱上,该方式可绕制内外出脚的线圈,也可通过绕线起始端储线再回绕的方式绕制外出脚的线圈,但储线的长度受到限制,且起线端不能主动送线,因而线圈出脚方式也只能在线圈的一端,不能选择出脚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感线圈的多功能自动绕线设备,解决现有的电感线圈绕线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电感线圈的多功能自动绕线设备,包括绕线机构组、四工位转盘机构组、变距机构、固定座和保护罩,所述固定座一表面与保护罩连接,所述固定座一表面分别与绕线机构组、四工位转盘机构组、变距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机构组和四工位转盘机构组均安装在保护罩内。
优选地,所述绕线机构组包括夹线送线机构和下轴中柱旋转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组主要由绕线机头中柱X、Y、Z轴和旋转U轴组成,所述夹线送线机构包括绕线机头中柱X、Y、Z轴,绕线机头中柱X、Y、Z轴相互配合,在绕线过程中使线保持稳定,所述下轴中柱旋转绕线机构包括绕线机头中柱Z轴和旋转U轴,旋转U轴将线缠绕,绕线机头中柱Z轴为线的缠绕提供施力支点;
其中,所述绕线机构组还包括固定架,为绕线机构组提供支撑力,所述绕线机头中柱X、Y、Z轴均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一端安装有绕线机头中柱X轴,所述绕线机头中柱X轴的一侧安装有绕线机头中柱Y轴,所述绕线机头中柱Y轴的上方安装有绕线机头中柱Z轴,所述绕线机头中柱Z轴为伸缩结构,且所述绕线机头中柱Z轴一端与伺服电机啮合,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绕线机头中柱Z轴伸缩,通过绕线机头中柱Z轴的长短控制线圈长度,并通过收缩绕线机头中柱Z轴实现线圈脱模,所述绕线机头中柱Z轴一侧安装有下轴,所述下轴上设置有关于下轴对称的两组旋转U轴;所述旋转U轴与绕线机头中柱Z轴相配合,所述下轴一端啮合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下轴旋转180°,呈轴对称的两组旋转U轴中,当一组绕线时,另一组进行线圈脱模,提高绕线效率;其中,绕线机头中柱Z轴一侧还设置有切线刀,将线圈与线分离。
优选地,所述四工位转盘机构组包括脱模机构、整脚裁切机构、引脚打扁机构、下料机构和旋转盘机构,所述旋转盘机构四周依次均匀围绕脱模机构、整脚裁切机构、引脚打扁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脱模机构设置在下轴中柱旋转绕线机构一侧,所述旋转盘机构分别与脱模机构、整脚裁切机构、引脚打扁机构、下料机构相配合,脱模机构在线圈绕制完成后抬升,将线圈从下轴中柱旋转绕线机构上的成型线圈脱模到脱模机构上,之后通过旋转盘机构的旋转,将线圈移动到整脚裁切机构,通过整脚裁切机构将线圈的两只引脚整平到同一水平面,并裁切到指定的长度,之后将线圈移动到引脚打扁机构出将引脚打扁到指定厚度,最后将线圈移动到下料机构,将线圈从四工位转盘机构组上移除,所述下料机构与变距机构相配合,下料机构将成型的线圈从旋转盘机构上转移到变距机构上,线圈在变距机构上被调整为指定距离,以配合后续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高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高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7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CR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监测用的数字大气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