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圆规功能的可折叠直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6701.4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7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泓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43L7/00 | 分类号: | B43L7/00;B43L9/02;B43L1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圆规 功能 可折叠 直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圆规功能的可折叠直尺。一种具有圆规功能的可折叠直尺,由通过铰链2连接的第一直尺1‑1和第二直尺1‑2构成,第一直尺1‑1和第二直尺1‑2构成可以围绕铰链2打开或折叠,铰链2一端有凸尖3,凸尖3处于铰链2的中心轴线上,凸尖3在任意一根直尺平面的投影都处于直尺外侧,在两根直尺展开成180度时,第一直尺1‑1和第二直尺1‑2紧靠在一起,第一直尺1‑1和第二直尺1‑2的两侧边上都有刻度。本实用新型将折叠直尺与圆规结合起来,体积小,便于学生携带和使用,功能多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圆规功能的可折叠直尺。
背景技术
直尺和圆规是小学生们经常使用的文具,现有的直尺由于其总长度一般会大于文具盒或笔袋的长度,从而给学生们整理和携带造成不便。现有的圆规尖一般都是金属尖刺,学生使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另外,尺规作图是基础的平面几何方法,会大量用到这两种文具,由于现有的圆规和直尽是分开的两种单独文具,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本发明将直尺和圆规合二为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带圆规功能的可折叠直尺,可长可短,兼具圆规和直尺的作用,一物多用,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圆规功能的可折叠直尺,由通过铰链(2)连接的第一直尺(1-1)和第二直尺(1-2)构成(第一直尺和第二直尺除刻度不同外,其他大小结构完全相同),铰链(2)一端有凸尖(3),凸尖(3)处于铰链(2)的中心轴线上,凸尖(3)在任意一根直尺平面的投影都处于直尺外侧,在两根直尺展开成180度时,第一直尺(1-1)和第二直尺(1-2)紧靠在一起,第一直尺(1-1)和第二直尺(1-2)的两侧边上都有刻度,第一直尺(1-1)通过第一套卡(5-1)滑动连接安装第一铅笔套(4-1),第二直尺(1-2)通过第二套卡(5-2)滑动连接安装第二铅笔套(4-2)。
第一铅笔套(4-1)和第二铅笔套(4-2)结构相同,都为一个内径等于铅笔横截面直径的筒套,第一套卡(5-1)和第二套卡(5-2)都为一个矩形套,矩形套内部中空与第一直尺(1-1)和第二直尺(1-2)的横截面大小结构完全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直尺(1-1)两侧的刻度为第一刻度(6-1)和第三刻度(6-3),第二直尺(1-2)两侧的刻度为第二刻度(6-2)和第四刻度(6-4),第一刻度(6-1)和第二刻度(6-2)处于直尺的同一侧,第三刻度(6-3)和第四刻度(6-4)处于直尺的同一侧,在两根直尺展开成180度时,第一刻度(6-1)的0刻度处于第一直尺(1-1)的最左端,第二刻度(6-2)刻度从左到右增大,且第二刻度(6-2)的起点与第一刻度(6-1)的终点刻度值连接,第三刻度(6-3)的0刻度从右端开始,第四刻度(6-4)的0刻度从左端开始,第一刻度(6-1)、第二刻度(6-2)、第三刻度(6-3)、第四刻度(6-4)的刻度间隔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铰链(2)没有凸尖(3)的一端在任意一根直尺平面的投影都处于直尺边缘或者外侧。
铰链(2)内部中空,中空中插入铅笔,铅笔的笔尖作为凸尖(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带圆规功能的折叠直尺,分别集合了折叠直尺、圆规、椭圆规的功能,直尺可长可短,在需要使用圆规或者椭圆规的功能时,只需要将铅笔插入笔套即可使用,具有功能多,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180度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合拢状态(0度或者360度)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尺体1,1-2、尺体2,2、铰链,3、凸点,4-1、第一铅笔套,4-2、第二铅笔套,5-1、第一套夹,5-2、第二套夹,6-1、刻度,6-2、刻度,6-3、刻度,6-4、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6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