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中溶解气体分离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05883.3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9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潮;梁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欣云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B01D1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溶解 气体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分离装置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油中溶解气体分离的装置,包括底板、筒体顶板和搅拌单元;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底板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柱;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搅拌单元包括驱动结构、转动结构和摆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顶板的顶部;所述转动结构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摆动结构设置在转动结构的底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支撑板、电机、第一转轴和壳体;所述支撑板焊接在顶板的顶部;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顶板的顶部还设置有壳体;实现对油液的充分搅拌,使得油液受热均匀,加快油中气体的挥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分离装置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油中溶解气体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油中溶解气体分离的原理主要有重力沉降、折流分离、离心力分离、丝网分离、超滤分离和填料分离,比如说重力沉降法,它是根据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在与气体一起流动时,液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而气体仍然朝着原来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液体与气体在重力场中有分离的倾向,向下的液体附着在壁面上汇集在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当然这些方法实施起来是比较麻烦的,因为这需要用到专门的精密仪器,常见的油中溶解气体的分离方法还有蒸馏法。
现有的油中溶解气体分离的装置一般是通过蒸馏的方法出去气体,但是现有的分离装置在蒸馏的时候会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将油分子挥发出去,进而浪费不少原材料,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油中溶解气体分离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中溶解气体分离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油中溶解气体分离装置在蒸馏的时候会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导致油分子挥发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油中溶解气体分离的装置,包括底板、筒体顶板和搅拌单元;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底板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柱;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搅拌单元包括驱动结构、转动结构和摆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顶板的顶部;所述转动结构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摆动结构设置在转动结构的底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支撑板、电机、第一转轴和壳体;所述支撑板焊接在顶板的顶部;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顶板的顶部还设置有壳体;所述第一转轴贯穿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转轴和电热管;所述第一齿轮连接在第一转轴的端部;所述第二转轴贯穿设置在顶板的侧壁;所述第二转轴的侧壁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在筒体的顶部,且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呈啮合状态。
进一步,所述摆动结构包括滑板、第一滑块、挡板、气囊和晃动层;所述滑板固接在第二转轴的侧壁;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板;所述挡板铰接在筒体的底部;所述挡板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气囊。
进一步,所述晃动层包括橡胶层和防热层;所述橡胶层设置在筒体的内侧壁;所述橡胶层的表面设置有防热层;所述气囊的底部设置有导气管;所述气囊通过导气管与橡胶层呈连通状态;所述挡板铰接在防热层的顶部。
进一步,减震单元设置在支撑板的内部;减震单元包括升降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弹性板、弹簧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固接于支撑板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弹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还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弹性板和弹簧与第二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槽、第二滑块和四边形铰接杆;所述滑槽设置在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的侧壁;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设置有四边形铰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欣云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欣云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5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