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监理用环境实时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04099.0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9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缑旭;凌征勇;田逢涛;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穗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00;F16M11/32;F16M11/42;F16M1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监理 环境 实时 监测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工程监理用环境实时监测装置,涉及工程环境监测的领域,其包括底座,垂直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撑柱,垂直设置于支撑柱远离底座一端的固定杆,对称设置于固定杆两端的风向传感器,水平设置于支撑柱靠近固定杆一侧的定位杆,对称设置于定位杆两端的粉尘浓度传感器,转动设置于支撑柱上且沿底座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定位板,设置于定位板的上端面且用于驱动支撑柱转动的驱动组件,垂直设置于定位板周侧的安装杆,以及设置于安装杆远离定位板的一端且用于调节支撑柱高度的支撑组件。本申请具有能够有效的增大现有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范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环境监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监理用环境实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扬尘是工程建设施工活动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物,主要是由于积聚在工地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施工扬尘指数是衡量工地施工环境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阶段的扬尘管理主要通过派驻现场的监理人员进行。随着工程量的加大以及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由于监理人员经验的不均衡以及人员配备问题,经常导致监理人员对工地的施工扬尘指数监测不到位,不能有效保障工程的施工环境监控力度,从而影响周边空气环境,所以现在大多数建筑工地开始使用环境监测装置来实现环境的实时监测。现有的环境监测装置主要包括底座、支撑柱、风向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粉尘浓度传感器、显示器以及与降尘喷雾器电性连接的数据采集处理箱。在监测时,风向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与粉尘浓度传感器将收集到的环境信息传输到显示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箱中,数据采集处理箱再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来控制降尘喷雾器来对周围环境进行喷雾降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现有的环境监测装置不能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实时调节监测装置的高度,且监测装置大多不便于移动,存在有监测范围小,实用性较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有效的增大现有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范围,本申请提供一种工程监理用环境实时监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工程监理用环境实时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监理用环境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垂直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撑柱,垂直设置于支撑柱远离底座一端的固定杆,对称设置于固定杆两端的风向传感器,水平设置于支撑柱靠近固定杆一侧的定位杆,对称设置于定位杆两端的粉尘浓度传感器,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支撑柱上且沿底座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定位板,设置于定位板的上端面且用于驱动支撑柱转动的驱动组件,垂直设置于定位板周侧的安装杆,以及设置于安装杆远离定位板的一端且用于调节支撑柱高度的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可以在需要对不同方向的粉尘进行采集时,使支撑柱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旋转,从而使粉尘浓度传感器与风向传感器能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信息的采集,而设置的支撑组件,可以灵活的对支撑柱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粉尘浓度传感器与风向传感器能够收集到不同高度的信息,进而能够进一步扩大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范围。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垂直设置于安装杆远离定位板一端的液压缸,以及设置于液压缸活塞杆端部的支撑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杆的端部设置液压缸,可以在需要对支撑柱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启动,通过调节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长度,来实现对支撑柱的高度进行灵活的调节,而通过设置支撑座,可以有效的增大液压缸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液压缸对支撑柱的支撑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定位板上端面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装配的第一齿轮,以及设置于支撑柱上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可以在支撑柱需要转动时启动,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来驱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配合,使支撑柱能够跟随第二齿轮进行旋转,从而达到扩大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范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穗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穗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4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装修用测厚仪
- 下一篇:一种学生专用增视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