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R管开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03050.3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2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余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B7/16 | 分类号: | B67B7/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许营营 |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r 管开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PCR管开盖装置,包括转轴、上翻转装置和下固定装置;上翻转装置包括多个分体板,分体板的底边连接有第一套筒套设在转轴上,分体板的内侧边上垂直连接有过渡板,相邻的两个过渡板中的一个的端部垂直连接有滑槽板,滑槽板上开有滑动槽,相邻的两个过渡板中的另一个的端部连接有插杆,插杆穿过滑动槽;分体板上开有开盖槽;下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开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宽度不小于第一套筒的宽度,位于矩形槽两侧的固定板上分别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套设在转轴上,相邻的两个第二套筒位于两个第一套筒之间;固定板的另一端开有开放的凹槽。本实用新型能用于具有各种间距的PCR管使用,方便调节间距,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CR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R管开盖装置。
背景技术
几乎所有的分子生物学实验都需要使用PCR管进行反应操作,在实验中,一般需要一个个手动对PCR管进行开盖,由于其体积较小,盖体和管体的配合紧密,较难打开,而且盖体的边缘面积较小,受力面积小,手动开盖时,手指较为费力且多次开盖后容易造成手指红肿疼痛,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PCR管开盖装置,以解决现有PCR管手动开盖费力且容易伤害手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CR管开盖装置,包括转轴、上翻转装置和下固定装置;
上翻转装置包括多个位于同一平面且平行设置的矩形分体板,分体板的底边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宽度小于分体板的宽度,第一套筒套设在转轴上,分体板互相靠近的边为内侧边,内侧边上垂直连接有过渡板,相邻的两个过渡板中的一个的端部垂直连接有滑槽板,滑槽板上开有滑动槽,相邻的两个过渡板中的另一个的端部连接有插杆,插杆穿过滑动槽,插杆的端部连接有限位头;分体板上开有开盖槽,开盖槽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远离转轴的前端槽和靠近转轴的后端槽,前端槽的内径小于后端槽;
下固定装置包括多个矩形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开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宽度不小于第一套筒的宽度,位于矩形槽两侧的固定板上分别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套设在转轴上,相邻的两个第二套筒位于两个第一套筒之间;固定板的另一端开有开放的凹槽;
转轴的两端连接有堵头。
在所有过渡板中,连接有插杆的过渡板和连接有滑槽板的过渡板间隔设置。
分体板有两种,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的内侧边上垂直连接有第一过渡板,第二板体的内侧边上垂直连接有第二过渡板,第一过渡板的端部垂直连接有滑槽板,滑槽板上开有滑动槽,第二过渡板的端部连接有插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间隔设置。
滑动槽为条形槽或矩形槽,方向沿转轴的长度方向。
两个堵头之间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固定板下面。
转轴上设有一条以上沿转轴长度方向的定位槽,第二套筒内连接有用于嵌在定位槽内的定位条;所有固定板位于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用于具有各种间距的PCR管使用,方便调节间距,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过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中过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适用的PCR管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3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放置多层PCR管盒的PCR管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半导体组装的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