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火灾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97340.1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4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汪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泰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17/12;G08B3/10;A62C31/02;A62C37/4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周晓菊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家用 火灾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火灾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处理器、烟雾感应器、电源、GSM模块、和洒水器,处理器与烟雾感应器、电源、GSM模块、和洒水器电性连接,处理器包括定位模块、报警模块、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对比模块、存储模块和控制模块,烟雾感应器包括烟雾探头、红外感应探头、蜂鸣器、监控探头和处理芯片,洒水器包括水阀、洒水喷头和控制芯片。该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火灾报警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通过对烟雾感应器安装烟雾探头、红外感应探头和监控探头,进行对室内的室内空气的烟雾含量和室内的热量进行实时检测,同时监控探头对室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达到对火情的精准判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预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火灾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探讨家庭火灾的特点及防火对策,对于预防家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几乎每天都发生家庭火灾,所以防火是每个家庭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消防部门的统计显示,在所有的火灾比例中,家庭火灾已经占到了全国火灾的30%左右。家庭起火的原因林林种种,可能在我们注意得到的地方,也可能就隐藏在我们根本就注意不到的地方。
现在的火灾报警器主要基于烟雾浓度进行火情探测,检测手段单一,同时也存在一些误判的情况下,同时在发生火情后无法第一时间通知消防火警和住户导致居民财产和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火灾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用火灾报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处理器、烟雾感应器、电源、GSM模块、和洒水器,所述处理器与烟雾感应器、电源、GSM模块、和洒水器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包括定位模块、报警模块、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对比模块、存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烟雾感应器包括烟雾探头、红外感应探头、蜂鸣器、监控探头和处理芯片,所述洒水器包括水阀、洒水喷头和控制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模块对用户的使用位置进行定位,了解地理位置信息,所述报警模块在得到控制模块的火灾信号后,向消防队进行火灾报警信息的传递,同时也向用户进行发送火灾消息,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接收烟雾感应器的处理芯片发送的感应信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据对比模块在对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数据进行与设定好的数据标准进行对比,所述存储模块对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控制模块在数据对比模块的出现火灾的信号后对洒水器进行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芯片与烟雾探头、红外感应探头、蜂鸣器、监控探头电性连接,所述烟雾探头对于室内空气的烟雾含量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给处理芯片,所述红外感应探头对于室内的热量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传递给处理芯片,所述蜂鸣器在得到处理芯片的信号后发出声音警告,所述监控探头对室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视频数据传递给处理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芯片将烟雾探头、红外感应探头和监控探头传递来的数据进行传输,传输给处理器的数据收集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阀连接洒水喷头和输水管,对洒水喷头进行控制,所述洒水喷头用于火灾发生后,进行及时喷洒,对室内火源进行扑灭,所述控制芯片在得到处理器的控制模块传递的火灾信号后,对水阀进行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GSM模块对处理器的报警模块的报警信号进行网络传递,所述GSM模块对处理器的存储模块的存储数据进行网络云端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泰安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泰安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7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