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部件自下向上的安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96242.6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2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诗进;车三宏;孙成刚;郑桥;徐海阳;段灿明;刘清发;杨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28;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杨瑞玲 |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部件 向上 安装 装置 | ||
1.一种零部件自下向上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升降小车(20),其顶部设置有升降平台(21),所述升降平台(21)可自由升降;
支撑平台(30),其铺设于所述升降平台(21)上;
锁定块(40),其将所述支撑平台(30)固定于所述升降平台(21)上;
限位块(50),其数量至少有四个,其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30)上,至少四个限位块包围形成一个矩形边界,所述限位块(50)具有主体,所述主体竖直设置在所述矩形边界每条边的中间点处;
牛眼轴承(60),其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30)上,且所述牛眼轴承(60)位于所述限位块(50)形成的矩形边界内侧;
滑板(70),其活动设置于所述牛眼轴承(60)上,且所述滑板(70)运动范围不超出所述限位块(50)形成的矩形边界;
连接座(80),其包括底部的水平面(81)和侧部的竖直面(82),所述水平面(81)与所述滑板(70)固定连接;和
圆锥定位机构(90),其包括快速夹(91)、定位销(92)及定位基座(93),所述快速夹具有把手,所述快速夹(91)与所述连接座(80)的竖直面(82)固定,所述把手与所述定位销(92)相连,所述把手的上推和下拉对应带动所述定位销(92)的上升和下降,所述定位销(92)的底部为圆锥形状,所述定位基座(93)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30)上,所述定位基座(93)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92)相配合的锥形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自下向上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小车(20)能够在载重情况下进行升降,所述升降平台(21)具有一定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自下向上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40)为C形结构,所述锁定块(40)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升降平台(21)和所述支撑平台(30)的厚度之和,所述锁定块(40)的开口一侧设有螺纹孔(41),所述螺纹孔可配合螺栓将所述支撑平台(30)与所述升降小车(20)固定锁紧,所述锁定块(40)至少有2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自下向上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30)为矩形的钢板,所述支撑平台(30)边缘与所述升降平台(21)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螺纹孔(41)至所述锁定块(40)边缘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自下向上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0)为倒L形或直线形,所述限位块(50)的高度大于所述滑板(70)的高度,所述限位块(50)的数量设置为8个,在所述矩形边界四条边上所述限位块(50)两两对称设置,所述限位块(50)与支撑平台(3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自下向上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定位机构(90)数量不少于2个,所述快速夹(91)的推拉行程大于所述定位销(92)与所述定位基座(93)分离的垂直距离,
所述快速夹(91)带动所述定位销(92)上升直至与所述定位基座(93)分离时,所述滑板(70)可在所述牛眼轴承(60)表面自由滑动;所述快速夹(91)带动所述定位销(92)下降直至与所述定位基座(93)完全配合并锁定时,所述定位销(92)与所述定位基座(93)的相对固定将所述滑板(70)固定在所述牛眼轴承(60)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自下向上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牛眼轴承(60)为标准件,所述牛眼轴承(60)呈矩形或圆形均匀布置在支撑平台(30)上,所述牛眼轴承(60)的数量不少于4个,
所述滑板(70)与所述牛眼轴承(60)的接触面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部件自下向上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80)的水平面(81)上设置有条形槽(83),通过所述条形槽(83)可对所述滑板(70)的位置进行微调,
所述连接座(80)在所述竖直面(82)的下部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能够避免所述定位销(92)向上运动时与所述连接座(80)发生接触碰撞,
所述连接座(80)的边缘处设置有加强筋(84),所述加强筋(84)增加所述连接座(80)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62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