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生态砖的净化滤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96081.0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7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唐卫东;曹林奎;方淑波;张中桢;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28;C02F3/32;C02F3/3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81 | 代理人: | 方燕娜;王雯婷 |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生态 净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污泥生态砖的净化滤床。包括污泥生态砖、反滤土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生态砖呈阶梯型布置,顶端污泥生态砖连接种植土层的一端,种植土层的另一端连接反滤土工布的一端,反滤土工布的另一端连接坡底基础的一端,坡底基础的另一端连接底端污泥生态砖下端,种植土层、污泥生态砖、坡底基础及反滤土工布拼接出空腔,空腔内设有陶粒层,每隔若干层污泥生态砖的下表面设有一层土工纺织物。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污泥生态砖的主要成分为污泥,回收利用了污泥中的有机质,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污泥生态砖内部多孔隙,为厌氧菌的生长提供了栖息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污泥生态砖的净化滤床。
背景技术
对于水流冲击力强的变水位区,植物、底栖动物、微生物无法定植的河坡坡面,变水位区临水位置受波浪尤其是船弦波的影响,水流对岸坡冲击较大,岸坡在变水位区生境条件极差,直接影响水城体系的生态多样性和生物平衡,导致因水体自净能力不足,造成的氨氮、磷、COD超标,产生水体的黑臭,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主要侧重于构造生态砖墙,种植植物,来减小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0553001.1的中国专利“一种生态砌块挡墙及其施工方法”中公开了一种生态砌块挡墙,具有一定的生态环保作用及加强景观效果,只确保实现保护水土流失和防洪功能。但是其缺乏系统地从水体生物多样性和营造良好生境条件对水域净化的方法。
因此,设计一种污泥生态砖为主体,并自带水体净化功能和生态护坡特征的生物滤床系统,利用污泥生态砖设置,实现生物护坡的功能,同时可通过陶粒层实现生物滤床对污水进行生化过滤,实现水体净化,通过多层级微生物膜吸附分解污水中的富营养物质,降低污染物浓度,从而达到污水在进入水体前预先实现污水净化,尽可能地减少水体自净力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生态砖为主体,并自带水体净化功能和生态护坡特征的生物滤床系统,利用污泥生态砖设置,实现生物护坡的功能,并且通过陶粒层实现生物滤床对污水进行生化过滤,实现水体净化,通过多层级微生物膜吸附分解污水中的富营养物质,降低水污染物浓度,从而达到污水在进入河、湖水体前预先实现污水净化,尽可能地减少河、湖水体自净力的压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污泥生态砖的净化滤床,包括污泥生态砖、反滤土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生态砖呈阶梯型布置,顶端污泥生态砖连接种植土层的一端,种植土层的另一端连接反滤土工布的一端,反滤土工布的另一端连接坡底基础的一端,坡底基础的另一端连接底端污泥生态砖下端,种植土层、污泥生态砖、坡底基础及反滤土工布拼接出空腔,空腔内放置陶粒层,每隔若干层污泥生态砖的下表面设有一层土工纺织物。
所述的污泥生态砖的结构为井字形结构,位于污泥生态砖中心设有上下方向贯穿的植物栽种孔,植物栽种孔外侧设有导流孔,位于污泥生态砖外缘凸起处设有半圆形凹槽,位于污泥生态砖顶端及底端分别设有井字形导流槽。
所述的导流孔顶端及底端的污泥生态砖表面设有矩形凹槽。
所述的植物栽种孔的形状为方形,植物栽种孔的四角处设有第一倒角。
所述的污泥生态砖横向与纵向连接处设有第二倒角。
所述的井字形导流槽横向与纵向连接处从前至后分别设有上下方向贯穿的前侧固定孔及后侧固定孔。
所述的污泥生态砖内部设有若干孔隙;所述的井字形导流槽内填充水泥。
上下两层污泥生态砖通过固定杆连接,固定杆上端位于上层污泥生态砖前侧固定孔上方,固定杆下端分别贯穿上层污泥生态砖前侧固定孔、下层污泥生态砖后侧固定孔,并且位于陶粒层内。
所述的土工纺织物位于陶粒层内,并且土工纺织物为水平方向布置,土工纺织物一端与抵接的污泥生态砖下表面齐平,土工纺织物另一端穿过陶粒层并抵接反滤土工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6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