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93284.4 | 申请日: | 2020-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5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唐惠芳;李朝武;闫冰岩;李伯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声 装置 | ||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扬声器组件;
两个耳挂组件,所述两个耳挂组件的一端各自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扬声器组件;
后挂组件,所述后挂组件连接于所述两个耳挂组件的另一端之间;
至少两个拾音组件,所述至少两个拾音组件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拾音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耳挂组件和所述后挂组件中的至少两者,或者所述至少两个拾音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后挂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挂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耳挂壳体,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耳挂壳体,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扬声器组件,每个所述耳挂壳体各自形成有容置空间和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连通孔,所述后挂组件连接于两个所述耳挂壳体之间;
所述拾音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拾音组件与两个所述容置空间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拾音组件对应设置于一个所述容置空间内且邻近所述连通孔设置,以使得所述拾音组件能够通过相应的所述连通孔进行拾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耳挂壳体远离所述扬声器组件的一侧;或者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耳挂壳体朝向所述扬声器组件的一侧;或者,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耳挂壳体在佩戴时远离用户的头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挂组件包括通道件,所述通道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通道件形成有进音孔、通道和出音孔,所述进音孔和所述出音孔间隔设置且分别连通所述通道,所述进音孔和所述连通孔对接连通,所述出音孔邻近所述拾音组件设置,以使得声音能够依次经所述连通孔、所述进音孔、所述通道和所述出音孔传输至所述拾音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挂壳体包括第一耳挂壳体和第二耳挂壳体,所述第一耳挂壳体和第二耳挂壳体连接配合以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耳挂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耳挂壳体包括底壁和环接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第一耳挂壳体盖合于所述侧壁且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所述底壁朝向所述第一耳挂壳体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围成容纳槽的凸缘,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侧壁,所述通道件盖设于所述凸缘以将所述拾音组件压持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进音孔朝向所述侧壁并所述连通孔对接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件包括围设成所述通道的通道顶壁、通道底壁和通道侧壁,所述通道顶壁和所述通道底壁相对设置,所述通道侧壁连接于所述通道顶壁和所述通道底壁之间,所述进音孔开设于所述通道侧壁,所述出音孔贯穿所述通道底壁,所述通道底壁用于压持所述拾音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连接部件的一侧,所述连通孔呈狭缝状设置,所述进音孔对应为狭缝状设置,所述进音孔经所述通道至所述出音孔的最短距离大于或者等于4mm;和/或,所述通道顶壁和所述通道底壁平行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通道呈扁平状设置,所述通道在所述通道顶壁到所述通道底壁的方向上的高度为0.45-0.7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拾音组件包括拾音元件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拾音元件的外周,所述保护套开设有朝向所述通道底壁的凹槽,所述拾音元件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凹槽,所述保护套抵接所述凸缘且与所述凸缘紧配合,所述凹槽和所述出音孔对接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声装置包括防风网罩,所述防风网罩抵接于所述通道件和所述耳挂壳体之间,进而将所述连通孔和所述进音孔间隔开,用于防风降噪,所述防风网罩包括层叠设置的铁网和纱网,所述纱网相较于所述铁网更靠近所述通道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拾音组件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后挂组件,且位于所述后挂组件的中间位置;或者,所述至少两个拾音组件设置于所述后挂组件,且其中一个所述拾音组件设置于所述后挂组件的中间位置,其余所述拾音组件间隔位于所述中间位置的一侧或者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32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