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扶手带同步驱动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91870.5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4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干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江建刚橡塑五金厂 |
主分类号: | B66B23/04 | 分类号: | B66B23/04;F16H55/40;F16H55/50;F16H5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16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扶手 同步 驱动 | ||
一种扶手带同步驱动轮,包括轮圈,轮圈中设置有圆盘状的轮辐,轮辐中包括至少八个径向设置的扇形加强板,扇形加强板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轮辐中设置有一个轴心孔,轮辐上设置有至少五个安装孔,安装孔围绕轴心孔并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轮圈的外圆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个凹槽,凹槽中设置有多个驱动齿,多个驱动齿沿轮圈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的轴心孔和安装孔的一端均设置有翻边。所述的驱动齿的顶面与凹槽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凹槽的深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扶手带同步驱动轮使用驱动齿来驱动扶手带,起到了同步作用,可以保证安全,提高驱动轮及扶手带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保调试周期,不需要用调试扶手涨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自动扶梯,具体而言是一种扶手带同步驱动轮。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扶手通过驱动轮驱动。现在技术中,扶手带内腔表面为滑动层,利用驱动轮与扶手带的滑动层的摩擦驱动扶手带,有时驱动轮与滑动层产生打滑现象,使得驱动轮与扶手带之间不同步,容易导致安全问题,并且降低驱动轮和扶手带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带同步驱动轮,所述的这种扶手带同步驱动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时驱动轮与滑动层产生打滑现象,使得驱动轮与扶手带之间不同步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扶手带同步驱动轮,包括轮圈,轮圈中设置有圆盘状的轮辐,轮辐中包括至少八个径向设置的扇形加强板,扇形加强板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轮辐中设置有一个轴心孔,轮辐上设置有至少五个安装孔,安装孔围绕轴心孔并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轮圈的外圆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个凹槽,凹槽中设置有多个驱动齿,多个驱动齿沿轮圈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轴心孔和安装孔的一端均设置有翻边。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孔的直径大于8mm且小于14mm。
优选的,所述的轮圈由内圈和外圈构成。
优选的,所述的内圈、外圈和驱动齿均由金属构成。
优选的,所述的内圈由金属构成,外圈和驱动齿均由弹性体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扶手带同步驱动轮使用驱动齿来驱动扶手带,起到了同步作用,可以保证安全,提高驱动轮及扶手带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保调试周期,不需要用调试扶手涨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扶手带同步驱动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扶手带同步驱动轮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扶手带同步驱动轮,包括轮圈1,轮圈1中设置有圆盘状的轮辐2,轮辐2中包括至少八个径向设置的扇形加强板3,扇形加强板3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轮辐2中设置有一个轴心孔4,轮辐2上设置有至少五个安装孔5,安装孔5围绕轴心孔4并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轮圈1的外圆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个凹槽7,凹槽7中设置有多个驱动齿8,多个驱动齿8沿轮圈1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轴心孔4和安装孔5的一端均设置有翻边6。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孔5的直径大于8mm且小于14mm。
优选的,所述的轮圈1由内圈9和外圈10构成,所述的内圈和外圈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内圈9、外圈10和驱动齿8均由金属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江建刚橡塑五金厂,未经上海松江建刚橡塑五金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1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干机谷物分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同步折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