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90827.7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1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范永明;张幸;孙威;胡一超;王理;赵先;黄进峰;朱亚鹏;任萍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道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常莹莹 |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输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主管道和斜支管道,所述主管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刮料器,所述主管道的第二端配置为送料口,所述斜支管道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主管道,所述斜支管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刮料器,所述斜支管道的管路上配置有上料口。由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路运输时物料粘附在管道内壁不易清理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输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连续性生产过程中,很多物料需要在管道中输送,但是对于粘稠状液体或湿性粉状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会粘附在管道内壁上,增加物料输送的阻力,降低生产效率,严重者甚至造成输送管道堵塞,如若人工拆卸管道进行清除又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不具有可持续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管路运输时物料粘附在管道内壁不易清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主管道和斜支管道,所述主管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刮料器,所述主管道的第二端配置为送料口,所述斜支管道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主管道,所述斜支管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刮料器,所述斜支管道的管路上配置有上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在输送管道内设置有刮料器,可通过刮料器将粘附在输送管内壁的物料刮下以使这些物料进入后续设备,从而解决了管路运输时物料粘附在管道内壁不易清理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刮料器包括:
刮板,所述刮板的至少一部分被设计为弹性部;
旋转驱动模块,所述旋转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刮板沿着所述主管道和/或斜支管道的轴线进行移动并同时旋转以刮料。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的刮料部靠近管道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的刮料部与管道内壁的间距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模块包括连接座、升降座和电机,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主管道和/或斜支管道上,所述升降座被配置在所述连接座上作升降运动,所述电机被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所述电机通过联动杆驱动所述刮板旋转,所述升降座带动所述电机以及刮板沿着所述主管道和/或斜支管道的轴线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上固定有多根导向柱,所述升降座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驱动所述升降座升降的直线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口处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口连接于反应釜的入口。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在输送管道内设置有刮料器,可通过刮料器将粘附在输送管内壁的物料刮下以使这些物料进入后续设备,从而解决了管路运输时物料粘附在管道内壁不易清理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的刮板至少一部分被设计为弹性部,一方面可以防止刮板卡死在管道内,这样即使管道的内壁上有凸起挡在了刮板的运动路线上,刮板仍可通过自身的形变来突破凸起的阻挡完成刮料动作,另一方面,也可将刮板与管道内壁的间隙设计得更小,使得刮板的刮料部紧贴管道内壁以使刮板能尽可能多地刮到粘附、结拱在内壁上的物料,提高刮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料装置的管道部分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部分剖开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道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道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0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