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敷贴膜的阻菌性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90687.3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2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卓波;王伟;肖经文;刘超;余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吉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王成;游诚华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敷贴 阻菌性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敷贴膜的阻菌性测试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明杯、第一法兰、医用敷贴膜、第二法兰、储菌罐、塞子,还包括螺钉;所述储菌罐的两端设有通孔,储菌罐上远离医用敷贴膜的通孔与塞子的尺寸适配,储菌罐靠近第二法兰处的通孔尺寸与第二法兰的通孔的尺寸适配,医用敷贴膜完全覆盖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的通孔,第一法兰的通孔尺寸与透明杯瓶口尺寸适配,第一法兰的通孔与透明杯瓶口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上均设有与螺钉尺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第一法兰的螺纹孔进入第二法兰的螺纹孔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零件不便加工和配齐,维修更换麻烦,成本较高等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医用敷贴膜的阻菌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感染是创伤的重要并发症,敷料作为创面的机械屏障,其阻菌性能的好坏对于控制创面感染显得尤为重要。测试创面敷料的阻菌性能,具有明显意义。
目前,国内阻菌性测试装置正在逐步发展,但尚无通用的测试其阻菌性的标准规范,现有的相关测试装置较少,且设备复杂,存在零件不便加工和配齐(比如很多部件需要进行多种工艺进行加工成型,或者多种不规则形状部件需要专门订制设备和治具加工那个),维修更换麻烦,成本较高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敷贴膜的阻菌性测试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零件不便加工和配齐,维修更换麻烦,成本较高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敷贴膜的阻菌性测试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明杯、第一法兰、医用敷贴膜、第二法兰、储菌罐、塞子,还包括螺钉;
所述储菌罐的两端设有通孔,储菌罐上远离医用敷贴膜的通孔与塞子的尺寸适配,储菌罐靠近第二法兰处的通孔尺寸与第二法兰的通孔的尺寸适配,医用敷贴膜完全覆盖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的通孔,第一法兰的通孔尺寸与透明杯瓶口尺寸适配,第一法兰的通孔与透明杯瓶口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上均设有与螺钉尺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第一法兰的螺纹孔进入第二法兰的螺纹孔内。
本技术方案中,储菌罐最为病菌或带病菌的溶液的容纳装置,透明杯作为与此菌匹配的培养基容纳装置,透明便于直观观察,螺钉与尺寸配合的螺纹孔配合完成对第一法兰、医用敷贴膜、第二法兰的紧固,从而固定医用敷贴膜,病菌沿储菌罐5的内腔、储菌罐5靠近第二法兰4处的通孔、第二法兰4的通孔形成的通道扩散至医用敷贴膜,敷贴膜对病菌进行阻隔和杀灭,没有被阻隔和杀灭的病菌则继续扩散至透明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透明杯内培养基便会出现状态变化(变浑浊或者变颜色等),通过观察透明杯内培养基变化的程度、速度,则可非常直观地判断敷贴膜的阻菌性能。本技术方案中的各部件,属于市场上极易采购到的或者简单加工即可生产出的简单部件,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方便批量化生产,而且拆卸容易,维修便捷,而且聚碳酸酯板结构耐冲击、抗老化、耐弯曲,装置比较耐用,不易损坏。
优选的,所述透明杯为窄口玻璃杯或直筒玻璃杯。口部带螺纹的窄口玻璃杯或直筒玻璃杯在现实中极为多见,方便即采即用,可选择型号较多,不必考虑缺货导致装置无法生产和更换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透明杯瓶口与第一法兰螺纹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圈。这使得连接性能更加可靠,且有效阻止外部杂菌混入影响测试效果,装置更加可靠,测试准确度更高。
优选的,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套设于第一法兰、医用敷贴膜、第二法兰的外表面。卡箍结构简单实用,便于进一步增加第一法兰、医用敷贴膜、第二法兰的紧固,且方便调节紧固程度,可控性增加,方便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吉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吉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0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