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89232.X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3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巴翠昆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吸热部,包括吸热进液口、吸热出气口和多个均上下延伸的吸热通道,各个所述吸热通道的上部均与所述吸热出气口连通、下部与所述吸热进液口连通;散热部,包括与所述吸热进液口连通的散热出液口、与所述吸热出气口连通的散热进气口和多个均上下延伸的散热通道,各个所述散热通道的上部均与所述散热进气口连通、下部均与所述散热出液口连通,所述散热出液口高于所述吸热通道的上端出气口;真空泵,用于调节所述散热进气口以及所述吸热出气口内气压。比传统的液相制冷方式更节能,设备故障率更少、更可靠。综上所述,该散热器能够有效地解决低温散热效率低、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光伏逆变器、变压器、SVG、APF(有源电力滤波器)等很多电气设备因自身的散热不够充分,导致其工作效率低下;类似的电气设备工作时常常是由电路板的元器件发热或是带高压电等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液冷式高效散热风险性太高,所以目前行业内多数采用自然冷却或是强制风冷,但自然冷却冷却效率太低,强制风冷对设备的防尘、防潮、防腐又有很大的挑战。
电子行业内虽然也出现了直接氟冷芯片散热器给电脑CPU等精密仪器散热,但这些高效散热器,要么是散热体量太小无法满足大功率设备散热,要么就是散热的温度无法精准管控。
热管是一种换热效率很高的换热器,但是由于热管加工工艺的限制,尺寸较小,需要多根热管一起工作,导热功率限制了热管不能用在更高热密度的机柜中,而且这些热管的使用寿命太短也无法维修。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低温散热效率低、效果不好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可以有效地解决低温散热效率低、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器,包括:吸热部,包括吸热进液口、吸热出气口和多个均上下延伸的吸热通道,各个所述吸热通道的上部均与所述吸热出气口连通、下部与所述吸热进液口连通;散热部,包括与所述吸热进液口连通的散热出液口、与所述吸热出气口连通的散热进气口和多个均上下延伸的散热通道,各个所述散热通道的上部均与所述散热进气口连通、下部均与所述散热出液口连通,所述散热出液口高于所述吸热通道的上端出气口;真空泵,用于调节所述散热进气口以及所述吸热出气口内气压。
在该散热器中,在应用时,在吸热部内注入水,避免液面高于吸热通道的上通道口,然后通过真空泵调整散热器内部气压,以使得气压值满足沸腾温度要求。当吸热部吸热温度达到沸腾点后,吸热通道内部的水就会沸腾蒸发,以从液态水变成汽态水,进行大量吸热后,然后汽态水从吸热出气口流入到散热进气口中,进而进入到散热通道中,在散热通道内降温液化成液态水,在重力作用下,会从散热出液口流回到吸热部中,进而如此反复进行吸热、散热,以达到对电气柜内部发热部件散热的目的。在该散热器中,利用了真空泵调整了液体水沸点,以使得液体水能够低温沸腾,而沸腾的液体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能够快速降温,而且液体汽化潜热比显热高的多,所以该气化散热方式比普通热传导散热效率要高的多,所以大大提高散热效率,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可以采用水等清洁物质,避免环境污染,其冷媒循环回路无需动力泵和压缩机,大大减少了机械运动部件,所以比传统的液相制冷方式更节能,设备故障率更少、更可靠。综上所述,该散热器能够有效地解决低温散热效率低、效果不好的问题。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散热进气口和所述吸热出气口之间气体压力的气压检测器,所述气压检测器检测的气压至高于预定值时控制所述真空泵启动。
优选地,所述吸热部连接有液位计,以显示所述吸热通道内液位高度。
优选地,所述液位计为浮子液位计,所述浮子液位计在液位超出预定范围时向外发出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9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驾驶室的前挡风结构
- 下一篇:多层互连高密度印制电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