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88943.5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5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蔡勇;张敏红;陈宇霞;梁晖辉;李冲云;黄文东;李康荣;陈晓波;胡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9 | 代理人: | 盖军 |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t 俯卧 乳房 检查 支撑架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以满足不同乳房形态患者在CT俯卧位检查过程中的支撑需要,从而提高乳房数据测量的准确性,为临床乳房再建提供精确指导。本实用新型的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包括相互独立的头肩部支撑架和腹部支撑架,所述头肩部支撑架由高度可调的底座及位于底座中部顶面处的头肩部限位架组成,底座的上部为肩周部支撑板,所述肩周部支撑板的轮廓大于头肩部限位架的轮廓;所述头肩部限位架由额头支撑块及连接于额头支撑块后端两侧的肩部支撑块组成,额头支撑块上设有额头限位凹部,额头支撑块与两侧的肩部支撑块之间形成透气缺口;所述腹部支撑架由下方的高度调节部与上方的腹部限位凹槽组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辅助用具,具体涉及到一种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年轻乳腺癌(≤35岁)患者在逐年增多。乳腺癌综合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术范围不断缩小,虽中国的保乳率在逐年升高,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满足保乳的条件,对于无法行保乳手术的患者,乳房切除术后的行即刻行乳房再造,重塑女性曲线之完美,也是乳腺癌系统治疗中重要的环节。伴随着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如何更加精准和个体化地开展乳房再造手术,越来越依赖于对乳房形态特性的精准测量。
影像学科与乳腺专科相合作,不断完善多学科合作模式,开拓更新颖、精准的乳房再造的相关测量模式。患者进行俯卧位乳房CT平扫,再在后处理工作站ISP后进行处理,通过乳房CT三维重建达到个体化的极量乳房组织切除的手术理念,通过精确评估切除的乳腺体积和形态,在切除乳腺组织后选择更合理的“容积替换”,再造更逼真的乳房。
常规的俯卧位不能满足乳房的后处理重建:乳房的CT俯卧位扫描需要患者俯卧于CT检查床上,腹部处和头部处均需要支撑器具撑起腹部和头部,从而使整个胸部处于悬空状态,双侧乳头最低点不能触及CT扫描床板,否侧双侧乳房受挤压会影响其形态。俯卧位扫描且还需要将手臂往头部方向伸直才不影响正常的检查过程。目前未有专门的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只能用俯卧位体检的支撑架代替,该代替支撑架存在以下不足:一、用于支撑头部的支撑器具只是一个简单的“凹”形泡沫器具,不仅使用舒适度较差,而且面部向下的压力集中于器具的凹槽处,容易对面部造成压力;二、现有的头部支撑架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意调节其高度,往往不能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使用,使用感较差;三、在进行俯卧位乳房CT检查时,患者的手臂需向前弯曲至头部下方,由于腋下与CT检查床之间的间隙而使的肩周部缺少支撑,现有技术中没有采用对患者手臂进行支撑的器具,患者手臂容易疲劳从而将手臂撑在胸部双侧,影响检查结果;四、腹部支撑器是固定的斜坡形器具,使用舒适度较差,且不能调节其高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以满足不同乳房形态患者在CT俯卧位检查过程中的支撑需要,从而提高乳房数据测量的准确性,为临床乳房再建提供精确指导。
本实用新型的CT俯卧位乳房检查支撑架包括相互独立的头肩部支撑架和腹部支撑架,所述头肩部支撑架由高度可调的底座及位于底座中部顶面处的头肩部限位架组成,底座的上部为肩周部支撑板,所述肩周部支撑板的轮廓大于头肩部限位架的轮廓;所述头肩部限位架由额头支撑块及连接于额头支撑块后端两侧的肩部支撑块组成,额头支撑块上设有额头限位凹部,额头支撑块与两侧的肩部支撑块之间形成透气缺口;所述腹部支撑架由下方的高度调节部与上方的腹部限位凹槽组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度可调的头肩部支撑架和腹部支撑架,能够对做乳腺CT检查处于俯卧位的患者的头部、肩周部、腹部进行支撑,不仅改善了患者俯卧姿势的舒适度,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使得患者的双侧乳房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始终处于足够悬空的状态,使得患者的双侧乳房保持其真实形态,保证CT扫描的是双侧乳房的原始形状,进而在后处理工作站ISP进行后处理,通过乳房CT三维重建达到个体化的极量乳房、乳腺体积和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市人民医院,未经茂名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8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印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胶件成型生产用模具温控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