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颅内动脉斑块回收切割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88851.7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5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邓一鸣;缪中荣;高峰;陈端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B17/2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张玉婵 |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 回收 切割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颅内动脉斑块回收切割支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本体、调节拉管、调节拉丝、括撑组件和斑块切割组件,支架本体内设有调节腔,支架本体的前端设有安装台阶,调节腔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调节拉丝的前端设有连接头,斑块切割组件包括切割网、括撑气囊和两个括撑网,切割网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拉管和连接块固定连接,两个括撑网的另一端与调节拉丝固定连接,括撑气囊呈环形且安装在调节拉丝的中部,括撑气囊位于两个括撑网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切割网对血栓斑块的径向切割力且便于控制,提高了血栓斑块的清理效果,括撑组件能够对支架本体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颅内动脉斑块回收切割支架。
背景技术
颅内动脉斑块回收切割支架是治疗颅内血栓的常用医疗设备,主要通过弹性切割网将血栓板块切割回收。
中国专利号为CN109350180A公布了一种支架状取栓器,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远端结构、中部结构和近端结构;远端结构、中部结构、近端结构顺序地连接在一起;远端结构形成为第一笼状体,第一笼状体的周面上包括多个第一网眼;远端结构用于穿过血栓后保留在血栓的外部;远端结构的直径大于中部结构和近端结构的直径。由于远端结构的直径大于近端结构的直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状取栓器,无需等待支架与血栓的融合,可以迅速固定血栓,且在固定血栓时不易形成细小血栓碎片,在回撤时能够防止血栓逃逸。
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第一,上述专利在切割过程中靠拉丝拉动远端结构移动对血栓进行切割,远端结构通过记忆金属在血管内恢复切割状态对血栓切割。1.其大小无法准确控制,因此无法保证能够将血管侧壁上的血栓切割干净,2.其径向切割力度无法控制,若只通过轴向切割,当血栓较大时会增大阻力,甚至对血管造成影响。第二,上述专利将支架本体分成了远端结构、中部结构和近端结构多个结构,因此,很难控制他们以形成不同的直径,更加无法针对不同动脉的大小进行精确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内动脉斑块回收切割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颅内动脉斑块回收切割支架径向切割力度无法控制和切割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颅内动脉斑块回收切割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调节拉管、调节拉丝、括撑组件和斑块切割组件,所述支架本体内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拉管设置在调节腔内,所述调节拉丝设置在调节拉管的内部,所述支架本体的前端设有安装台阶,所述括撑组件安装在安装台阶上,所述调节腔内设有用于控制括撑组件工作的驱动组件,所述调节拉丝的前端设有连接头,所述斑块切割组件设置在连接头和支架本体之间,所述斑块切割组件包括切割网、括撑气囊和两个括撑网,所述切割网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拉管和连接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括撑网的一端均与切割网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括撑网的另一端与调节拉丝固定连接,所述括撑气囊呈环形且安装在调节拉丝的中部,所述括撑气囊位于两个括撑网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括撑组件包括括撑环、若干个括撑杆和若干个括撑片,若干个所述括撑片环绕在支架本体的前端,每个所述括撑片的下端均设有两个一端与其铰接且相互平行的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支架本体铰接,所述括撑环套设在支架本体的前端且括撑环与支架本体滑动配合,所有所述括撑杆的一端均与括撑环铰接,所有所述括撑杆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连接杆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环、驱动拉丝、若干个驱动块和若干个驱动槽,所述驱动环设置在调节腔内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若干个所述驱动槽均设置在支架本体上且所有驱动槽均位于驱动环和括撑环之间,所有所述驱动块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环和括撑环固定连接且每个驱动块均和与其对应的驱动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每个所述括撑片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向支架本体的轴线弯曲的弧形部。
进一步,每个所述括撑片的前端均向前延伸直至超过支架本体的前端。
进一步,所述切割网和两个括撑网均由记忆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8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手术无影灯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印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