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灰渣重熔的旋风筒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88791.9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0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媛;张建胜;毕大鹏;胡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J3/52 | 分类号: | C10J3/52;C10J3/84;B01D4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肖阳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灰渣重熔 旋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灰渣重熔的旋风筒,旋风筒包括上旋风筒和下旋风筒,上旋风筒的内壁设有膜式水冷壁,上旋风筒包括预混器、二次风进口和导流板,预混器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点火燃料通道、灰渣通道和一次风通道,一次风通道内形成旋流结构;二次风进口呈蜗壳结构;导流板自上旋风筒侧壁向下倾斜朝向上旋风筒中心轴且收缩形成缩口;下旋风筒包括喷吹装置、挡渣管屏、热烟气出口和冷渣出口,下旋风筒的上端与上旋风筒下端相连,下旋风筒的内壁设有水冷壁,喷吹装置设在缩口的下方;挡渣管屏自下旋风筒的内壁向下旋风筒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热烟气出口位于挡渣管束的下方,热烟气出口内设有捕渣管束;冷渣出口设在下旋风筒的下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灰渣重熔的旋风筒。
背景技术
产生于气化等生产过程的含碳飞灰及细渣,含碳量在20%~60%之间,平均粒径<50μm,未经处理无法直接作为建材原料。相关技术中含碳飞灰多由干式除尘器补集,易扬尘、难储存;而细渣多由湿式除尘工艺产生,堆放占地面积大,渣反渗还会引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因此,现有的关于气化等生产过程的含碳飞灰及细渣的处理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灰渣重熔的旋风筒,采用该旋风筒可以充分回收灰渣(含碳飞灰和/或细渣)中的剩余热值,同时解决了其难储存、难处理、易污染环境等问题,并且回收的热量可用于副产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节约优质煤用量,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灰渣重熔的旋风筒。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用于灰渣重熔的旋风筒包括:
上旋风筒,所述上旋风筒的内壁设有膜式水冷壁,并且所述上旋风筒包括:
预混器,所述预混器设在所述上旋风筒的上端,并且所述预混器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点火燃料通道、灰渣通道和一次风通道,所述一次风通道内形成旋流结构;
二次风进口,所述二次风进口设在所述上旋风筒的侧壁上,所述二次风进口呈蜗壳结构;
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在所述上旋风筒的侧壁下部,所述导流板自所述上旋风筒侧壁向下倾斜朝向所述上旋风筒中心轴且收缩形成缩口;
下旋风筒,所述下旋风筒的上端与所述上旋风筒下端相连,所述下旋风筒的内壁设有水冷壁,并且所述下旋风筒包括:
喷吹装置,所述喷吹装置设在所述下旋风筒的侧壁上,并且所述喷吹装置设在所述缩口的下方;
挡渣管屏,所述挡渣管屏设在所述下旋风筒的侧壁上,所述挡渣管屏自所述下旋风筒的内壁向所述下旋风筒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
热烟气出口,热烟气出口设在所述下旋风筒的侧壁且位于所述挡渣管束的下方,并且所述热烟气出口内设有捕渣管束;
冷渣出口,所述冷渣出口设在所述下旋风筒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87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感知功能的医用宣传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降温解暑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