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有效防止窜货的电子监管码包装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88249.3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5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范锦光;刘文丰;杨文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辰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25/20 | 分类号: | B65D25/20;B65D25/00;B32B33/00;B32B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防止 电子 监管 包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有效防止窜货的电子监管码包装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紧密接合内印刷层、透明薄膜层和外印刷层,其中,所述外印刷层设置可撕开的易撕区,所述易撕区表面印刷有电子监管码明码,所述内印刷层位于所述易撕区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暗码印刷区,所述暗码印刷区表面印刷有与所述电子监管码明码一致的电子监管码暗码,本实用新型不仅通过设置防止涂改的电子监管码暗码达到防止窜货的目的,而且方便检测,无需其他工具和设备直接揭开易撕区即可,便于消费者自行检测查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监管码包装盒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窜货的电子监管码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企业大多采取在产品包装盒外壳上喷涂电子监管码;或者外壳上加贴电子监管码标签的方式,电子监管码有利于监管部门严格监控药品从生产出厂、流通、运输、储存直到药品消费的全过程实时查询每一盒、每一箱、每一批药品的生产、库存、销售及物流配送具体流向等情况,遇到问题药品时,能迅速追溯问题药品批次、数量、所在地、在线生产数量、尚余库存量等,最大限度降低召回成本;
但是,现有的电子监管码包装盒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电子监管码包装盒,大多数是在药品包装盒上喷涂电子监管码,这样的明码喷涂印刷方式容易被涂改,一些窜货者利用一些手段除去电子监管码标志或电子监管码标签(其中电子监管码标签可以揭去;电子监管码标识可以用机械剥离、机械磨削或普通化学溶剂涂改),使得生产企业或消费者无法追溯到商品的原销售地区和销售商,查询产品的真实性和质量信息,使其无法真正达到防伪防窜货的目的。也有一些电子监管码包装盒设采用荧光印刷层印刷可以通过荧光识别的暗码,防止窜货效果好但需要的荧光检测设备,使得消费者查询产品的真实性和质量信息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窜货的电子监管码包装盒,不仅通过设置防止涂改的电子监管码暗码达到防止窜货的目的,而且方便检测,无需其他工具和设备直接揭开易撕区即可,便于消费者自行检测查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有效防止窜货的电子监管码包装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紧密接合内印刷层、透明薄膜层和外印刷层,其中,所述外印刷层设置可撕开的易撕区,所述易撕区表面印刷有电子监管码明码,所述内印刷层位于所述易撕区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暗码印刷区,所述暗码印刷区表面印刷有与所述电子监管码明码一致的电子监管码暗码。
进一步地,所述易撕区的边缘设置有一环状闭合的易撕线,使易撕区可以更加生省力地撕开,并且保持整体形状起到保护电子监管码明码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易撕区一侧设置有与之相连的易撕口,所述易撕口端部向外翻折且突出在所述外印刷层表面,便于通过易撕口快速撕开易撕区,便捷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外印刷层一角印刷有记录电子监管码信息的二维码,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电子监管码信息,与电子监管码明码和电子监管码暗码两者记录的信息码直观对比,有效增强防伪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另一侧对应位置印刷有电子监管码明码,盒体内部印刷电子监管码明码,若要通过机械剥离、机械磨削或普通化学溶剂涂改,则必须同时涂改电子监管码明码,这样极易破坏两者中间的电子监管码暗码,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止窜货的效果。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设置有印刷电子监管码暗码的暗码印刷区,揭开易撕区后,使被透明薄膜层保护的电子监管码暗码裸露出来,透明薄膜层可以有效防止电子监管码暗码被涂改,若强行涂改则会破坏易撕区和电子监管码明码以及透明薄膜层造成无不可逆的痕迹,通过易撕区和透明薄膜层的双重保护保证了电子监管码暗码无法被涂改;即使窜货者成功对电子监管码明码进行涂改,也可以通过电子监管码暗码进行检测追踪,有效实现防止窜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辰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辰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8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餐厨垃圾初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呼吸科用吸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