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平转换及脉宽调整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86854.7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1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彭馨;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优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7/08 | 分类号: | H03K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平 转换 调整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平转换及脉宽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脉冲信号发生器、VCC、Vee、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位器Rw1、第二电位器Rw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第三二极管VD3、第一运算放大器U1,其中电平转换及脉宽调整电路,该电路可同时控制脉冲的方向、电平、宽度、上下沿时间和传输延时,将接收的脉冲信号与驱动电路匹配,拓展脉冲信号实用范围,提高灵活性,高质量的脉冲信号提高了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和时效性,从而提高了功率管的开关效率,大大提升主电路的高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平转换及脉宽调整电路。
背景技术
脉冲信号是一种离散信号,在电力电子技术运用中,可编程器件和一些硬件电路可产生脉冲信号。其中可编程器件一般产生的脉冲信号是正向脉冲,电平相对固定,如DSP和单片机只能处理幅值最大为3.3V和5V的正脉冲信号,脉冲宽度和传输延时可通过软件调整但存在局限性,脉冲上下沿时间由产生器件自身特性决定。产生脉冲信号的硬件电路有V/F变换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和振荡电路等,这些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是正负向脉冲不定,电平为非标准电平,脉冲宽度和传输延时固定,脉冲上下沿时间较长且无法控制。脉冲信号质量的好坏在电力电子的运用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脉冲电平、脉冲宽度和脉冲传输延时都影响其实用范围,脉冲上下沿时间长短更是影响效率的重要指标。可编程器件和一般硬件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直接用于驱动电路控制功率管工作时,往往会给驱动电路和主电路带来许多干扰与损耗,特别是高频脉冲信号。国内研究目前并没有同时处理高速脉冲信号多个指标的电路,具体分析关键指标上下沿时间,普通的函数发生器产生1MHz脉冲信号的上下沿时间约80ns,其他常规信号处理电路产生的1MHz脉冲信号上下沿时间约60ns。
因此设计一种电平转换及脉宽调整电路,来解决上述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平转换及脉宽调整电路,其电平转换及脉宽调整电路,该电路可同时控制脉冲的方向、电平、宽度、上下沿时间和传输延时,将接收的脉冲信号与驱动电路匹配,拓展脉冲信号实用范围,提高灵活性,高质量的脉冲信号提高了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和时效性,从而提高了功率管的开关效率,大大提升主电路的高效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平转换及脉宽调整电路,包含脉冲信号发生器、VCC、Vee、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位器Rw1、第二电位器Rw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第三二极管VD3、第一运算放大器U1;
其中,脉冲信号发生器的正极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w1的b端,第一电位器Rw1的a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负极端并接地,第一电位器Rw1的滑动端c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负电压供电端VEE、第二电位器Rw2的滑动端c端和a端、Vee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负电源端,第二电位器Rw2的b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VCC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电源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VD1的正极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并接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VD1的负极端、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端、第三二极管VD3的正极端,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uo1端,第三二极管VD3的负极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uo1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优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优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6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用的电子式互感器
- 下一篇:锚杆裂缝监测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