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泵内壳体实用型修磨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83123.7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3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宗秀峰;吕震;樊雪华;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荏原机械淄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李时云 |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泵 壳体 实用型 磨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泵内壳体实用型修磨工具,包括:握持柱,握持柱上端开设有方孔腔;刀头,插设于方孔腔中;夹持腔,圆周均布的开设于方孔腔外侧;夹持块,夹持块可转动的装设于夹持腔内;第一转环,第一转环与握持柱螺纹连接,第一转环上端开设有锥形口,锥形口与夹持块的外端抵接。握持柱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腔,螺纹腔内装设有螺纹柱,螺纹柱上端与刀头抵接,螺纹柱下端装设有第二转环。握持柱上端开设有坡口。握持柱外周装设有橡胶层。第二转环和第一转环外周开设有滚花压纹。其避免了棱角出现R形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升了作业效率,且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修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泵内壳体实用型修磨工具。
背景技术
我司常年生产各种高压水泵,有一种采用双壳体结构的设计模型,从提升效率、节能、方便检修等角度考评,均表现优异。内壳体为中开式结构(如图1)。工作时,内壳体里的水会从高压侧流向低压侧,水流流速较快,内壳体腔体内壁会受到高压高速水流的冲击,所以上、下内壳体接触特定部位,设计要求不允许有倒角(如图1箭头指示部位),如果存在倒角,内壳体将会受到冲蚀。但机加工切削会使这些部位存在毛刺,需要修磨后才能组装。一直沿用的修磨方式,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传统修磨方式为使用油石或锉刀对棱角进行精磨,此项作业需要熟练的技能,并且需要慎重仔细作业,才能胜任。
传统修磨方式会造成一定量的产品不合格,且作业周期长。从质量保证和作业效率的角度来看,此项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泵内壳体实用型修磨工具,其避免了棱角出现R形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升了作业效率,且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泵内壳体实用型修磨工具,包括:
握持柱,握持柱上端开设有方孔腔;
刀头,插设于方孔腔中;
夹持腔,圆周均布的开设于方孔腔外侧;
夹持块,夹持块可转动的装设于夹持腔内;
第一转环,第一转环与握持柱螺纹连接,第一转环上端开设有锥形口,锥形口与夹持块的外端抵接。
进一步的,握持柱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腔,螺纹腔内装设有螺纹柱,螺纹柱上端与刀头抵接,螺纹柱下端装设有第二转环。
进一步的,握持柱上端开设有坡口。
进一步的,握持柱外周装设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第二转环和第一转环外周开设有滚花压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基于新修磨工具的使用,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不合格率,提升了作业效率。
1、油石或锉刀磨削变更为工具钢刀头切削,避免了棱角出现R形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毛刺去除更加容易,减少了修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作业效率。
3、新工具的使用,降低了修磨人员的技术门槛,使新员工可以短期内有效的掌握此类零件的修磨技巧。
4、更加便于刀头的更换,方便操作。
5、刀头伸出的高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高压泵内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荏原机械淄博有限公司,未经荏原机械淄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31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键槽加工刀杆变形的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备三氯生的反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