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式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2689.8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3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戴良军;盛明宏;崔林钊;陈莘;王凯;常乃坤;郭永刚;程涛;邓炜;王中恩;董祥君;沈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0 | 分类号: | E02D27/10;E02D27/20;E02D15/0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式基础,通过设置整体基础单元;整体基础单元的围墙包括多个边墙;多个边墙形成整体式的多边形筒状基础结构;封顶定位设在围墙上,并与边墙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整体式的围墙,避免了边墙依序连接形成的接缝,从而避免因边墙接缝导致的各类问题;通过采用多个边墙连接的中空闭环结构,植入土体后通过与周围边墙两侧及下端土体的相互作用提供承载能力,充分利用墙内外面摩擦力,增加基础的承载力,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结构安全可靠;同时通过在围墙上定位盖封顶实现对边墙的横向拉力,大大提高了整个整体基础单元的承载力,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式基础。
背景技术
现有的群桩基础和沉井基础约为30-70米长,截面的直径约为6-9米,整个基础多为预制实心桩基结构,在施工时大多采用依靠自重下沉的方法,施工周期长,对地质要求高,且造成预制构件运输困难,吊装设备难的问题,都将造成施工效率低,工期长的局面。
同时,现有的地下基础将每个边墙分别进行依序进行浇筑连接,难免会在边墙间存在接缝,容易导致边墙的受压不均,且接缝容易扩散,同时出现渗水或漏水的情况,严重影响整个基础的质量。为避免上述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耗材少,更加便于施工,安全可靠的整体式墙式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式基础。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墙式基础,包括整体基础单元;所述整体基础单元包括围墙和封顶;所述围墙包括多个边墙;多个所述边墙形成整体式的多边形筒状基础结构;所述封顶定位设在所述围墙上,并与所述边墙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单个所述整体基础单元构成整体式的封闭支撑基础结构或多个相邻的所述整体基础单元依序连接形成整体式的封闭支撑基础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墙内的钢筋笼体为与所述围墙形状匹配的整体式笼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隔墙;所述隔墙设在所述围墙内上部;所述隔墙的外端与所述围墙的交接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墙为六边形结构,所述隔墙设有三个支边墙;所述支边墙的外端分别与所述围墙的交接处间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墙的顶部内侧还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封顶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部为沿所述围墙顶部的周向设置倒角或穹顶加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顶与所述围墙顶部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墙的腔体两侧和下端均设有注浆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通过设置整体式的围墙,避免了边墙依序连接形成的接缝,从而避免因边墙接缝导致的各类问题;通过采用多个边墙连接的中空闭环结构,植入土体后通过与周围边墙两侧及下端土体的相互作用提供承载能力,充分利用墙内外面摩擦力,增加基础的承载力,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结构安全可靠;同时通过在围墙上定位盖封顶实现对边墙的横向拉力,大大提高了整个整体基础单元的承载力;较传统的桩柱的结构而言,本申请无需配套大型的围堰和承台结构,减小实心基础结构体系重力(桩基混凝土、承台混凝土),降低施工成本,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26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