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于取样的导尿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82336.8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1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然;陈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3/02;A61B1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于 取样 导尿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便于取样的导尿管,包括导管体,所述导管体的前端设有进尿口,所述导管体的后端设有出尿口,所述导管体的侧面设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内设有取样头,所述取样头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封堵块,所述取样头内设有通流槽和橡胶密封块,所述封堵块内设有取样腔,所述封堵块上设有与所述取样腔连通的流通孔,所述通流槽与所述取样腔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内的穿针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于留置导尿管病人的中段尿液样本取样,可以将导尿管暂时封堵使尿液集聚后便于抽取,便于一次性抽取足够的尿液量,也便于冲洗导尿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便于取样的导尿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以及体检中,留取中段尿液样本是常规的检查项目。中段尿是指临床上尿液培养中,采取小便时,让开始的小便将尿道冲洗干净后,截取中间小便作样品进行培养,目的是防止尿液被污染,目前留取中段尿液的方法一般是将中段尿排入塑料收集杯,然后再倾倒入试管内进行检测。而对于一些留置有导尿管的病人,由于病人无法通过尿道括约肌自主控制排尿,尿液样本只能从导尿管中抽取,由于导尿管内的尿液具有流量大及流速快等不可控特性,在取样过程中很难抽取到合适的中段尿液样本。专利号为ZL201822187864.5的专利通过在导尿管上增设取样口及与取样口相通的取样腔道,取样腔道联通排尿腔道,通过在取样口的橡胶塞上刺孔,以保证密封和提供取样通道,使得医护人员在取样尿液化验时,有效地避免卫生问题及细菌感染,达到保证尿液取样过程不受污染的作用。但是由于导尿管内的尿液是断续流动的,这种导尿管在进行尿液取样时,难以把握抽取尿液样本的时机,不易一次性抽取到合适的取样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便于取样的导尿管,用于留置导尿管患者中段尿液的取样,解决现有技术难以把握抽取尿液样本的时机,不易一次性抽取到合适的取样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便于取样的导尿管,包括导管体,所述导管体的前端设有进尿口,所述导管体的后端设有出尿口,所述导管体的侧面设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内设有取样头,所述取样头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封堵块,所述取样头内设有通流槽和橡胶密封块,所述封堵块内设有取样腔,所述封堵块上设有与所述取样腔连通的流通孔,所述通流槽与所述取样腔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内的穿针孔连通。
所述进尿口用于插入病人膀胱内,所述出尿口用于与尿袋相连,所述取样头将所述取样管封堵并可以在所述取样管内活动,所述封堵块用于在需要进行尿液取样时封堵所述导管体,使尿液集聚在所述导管体内的所述封堵块处,通过采用注射器针头穿过所述橡胶密封块进入所述穿针孔内,可以抽取尿液样本,保证一次性抽取足够的尿液量,当所述导管体发生堵塞时,也可以使用注射器针头穿过所述橡胶密封块进入所述穿针孔内注射冲洗液,以对所述导管体进行加压冲洗,保证所述导管体的畅通。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块为球形,所述封堵块的直径与所述取样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取样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导管体的内径,所述流通孔朝向所述导管体上设有所述进尿口的一侧,可以保证所述封堵块将所述导管体完全封闭,防止漏尿,从所述进尿口一侧流入所述导管体内的尿液通过所述流通孔抽出,需要冲洗时,冲洗液通过所述流通孔进入所述导管体内,并通过所述进尿口进入病人膀胱内。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头与所述取样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控制所述取样头在所述取样管内的位置,方便调整所述封堵块进出所述导管体,并保证所述取样管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管与所述导管体呈Y型连接,便于往所述取样头内插入注射器的针头,并防止针头扎穿所述导管体。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2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