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动物经心脏灌注固定的套管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1591.0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9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徐顺利;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顺利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D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雒盛林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物 经心 灌注 固定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动物经心脏灌注固定的套管针。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座、导管和导丝,基座上设有中心孔,导管和导丝从中心孔中通过,基座上中心孔的下方设有穿刺针,导管从穿刺针中穿过,导丝从导管中穿过,导管上固定连接有导管推进杆,导丝上固定连接有导丝推进杆,基座上设有上下延伸的导管调节槽和导丝调节槽,导管推进杆上和导丝推进杆上分别连接有导管调节把手和导丝调节把手,导管调节把手和导丝调节把手上分别安装有调节螺母,基座的前后两侧铰接有夹片,夹片与基座之间设有用于使夹子闭合的弹性件。通过导丝引导导管进入升主动脉,安全可靠;导管上连接导管推进杆,通过调节螺母压紧在基座上,避免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小动物经心脏灌注固定的套管针。
背景技术
灌注固定是病理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步骤。良好的固定能防止细菌的腐蚀和组织的自溶;能凝固或沉淀细胞内或组织液,糖原等,保存细胞固有的物质;能使组织硬化,便于切块;对于某些具有传染性的标本,能防止疾病的扩散;保存好大体标本;可增强染色的作用。组织细胞标本的固定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的标本和研究目的选择。灌注固定法主要用于实验动物标本和特殊标本的固定,多通过左心室进行灌注,从左心室向主动脉方向缓慢注入固定液,同时在右心房剪口放血,直到固定液遍布全身,使全身各组织脏器都能得到良好的固定。但要获得良好的固定,合理的、有效的灌注是前提。
经心脏灌注固定常规实验方法是:动物麻醉后仰卧固定,充分暴露胸腔,见到搏动的心脏,心尖插入灌注针头,进入左心室或插进主动脉,止血钳固定,随后剪断下腔静脉、上腔静脉或剪开右心耳,开放静脉血,进行灌注。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心尖插入灌注针时,需用手固定心脏后插入灌注针,由于心脏表面光滑并且一直处于搏动状态,会影响灌注针的插入,尤其是灌注针插入的用力程度及角度难以掌握,稍有深入或偏斜可导致心脏壁穿透或进入右心室等;
2、血管钳固定时,由于心脏表面光滑、心脏搏动会造成钳夹错位、误夹灌注针头端、过度钳夹致心脏破裂或灌注针变形等;
3、灌注小鼠时只要把针头插入左心室内即可,不必要插入到升主动脉内,但大鼠及兔子等较大动物由于主动脉瓣的关闭,仅插入左心室,灌注液很难进入主动脉,因此需要插入升主动脉内,此时穿刺针头即使是平头钝头仍极易穿破心脏壁及主动脉壁;
4、插入升主动脉后要求分离出升主动脉并钳夹或用丝线结扎,实践证明该步骤要保持主动脉壁的完整是非常困难的;
5、即使上述环节全部成功,现有的穿刺针与灌注管道的连接不牢靠,压力较大或位置变动可能导致脱落;
6、通过剪断下腔静脉/上腔静脉或右心耳开放静脉血,灌注液只有在流满胸腔后才能流出,不利于局部观察且无法保证周围清洁,非常混乱;
7、通过上下腔静脉置管的方法非常繁琐,且容易脱落,撕裂。
公告号为CN203425059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大鼠心脏灌注固定装置,其包括夹子、灌注针固定器,其中,夹子包括两个夹柄、铰接轴和弹簧,两个夹柄中间通过铰接轴连接,以铰接轴为界,将夹柄分为夹叶部分和夹臂部分,两个夹柄中夹臂之间连接有弹簧。灌注针固定器为两端开口的管,所述铰接轴中置有贯穿所述铰接轴的孔,所述孔连通夹叶部分之间区域和夹臂部分之间区域,灌注针固定器与所述孔连通。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核心部分采用夹子,但结构繁琐,其夹片相对摩擦面不足以加持光滑的心脏斜行光滑表面,需要通过调节螺母调整,力度无法掌握,并未减少对心脏的损伤;2、灌注针固定器仍只是固定灌注针,未解决上述的心脏壁、血管壁损伤及灌注管道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顺利,未经徐顺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1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腔冲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生物过滤筒的生态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