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感应隔热垫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76923.6 | 申请日: | 202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4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戴智特;袁玲;赵杰;秦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感应 隔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力感应隔热垫,包括有缓冲框、隔热芯材、压力传感器以及两膜材;该缓冲框为框体结构,且该缓冲框的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容置腔;该隔热芯材嵌于容置腔中;该压力传感器贴合固定在隔热芯材的一表面上,压力传感器的引出线向外伸出缓冲框;其中一膜材贴覆在缓冲框的一表面并完全盖住隔热芯材的一表面,另一膜材贴覆在缓冲框的另一表面并完全盖住隔热芯材的另一表面和压力传感器。通过将隔热芯材贴合有压力传感器的表面与电芯贴合固定,在电芯膨胀时,压力传感器将所受压力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外部电路,实现对电芯的膨胀力大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准确地发现电芯失控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感应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压力感应隔热垫。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生产商对电池在充放电时是否失控的判断方法也越来越重视。现有的判断方法为通过集成母排上2至5个热敏电阻感应模组温度来进行判断。
上述感应模组温度的热敏电阻是布置在电芯的侧面,没有正面接触且并非每个电芯上都有热敏电阻进行实时监控,导致单个电芯热失控时不能及时地被发现,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感应隔热垫,其能有效解决单个电芯热失控时不能及时地被发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压力感应隔热垫,包括有缓冲框、隔热芯材、压力传感器以及两膜材;该缓冲框为框体结构,且该缓冲框的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容置腔;该隔热芯材嵌于容置腔中,隔热芯材的上表面与缓冲框的上表面平齐,隔热芯材的下表面与缓冲框的下表面平齐;该压力传感器贴合固定在隔热芯材的一表面上,压力传感器的引出线向外伸出缓冲框;其中一膜材贴覆在缓冲框的一表面并完全盖住隔热芯材的一表面,另一膜材贴覆在缓冲框的另一表面并完全盖住隔热芯材的另一表面和压力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框为方形板件,该容置腔呈方形,该隔热芯材呈方形,其与容置腔相适配,该隔离芯材的外侧面与容置腔内壁面紧密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为薄膜压力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隔热芯材的一表面中心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压力传感器贴合固定在隔热芯材的一表面上,再配合将隔热芯材贴合有压力传感器的表面与电芯贴合固定,在电芯膨胀时,压力通过膜材传递给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再将所受压力转化成电信号传输至外部电路,实现对电芯的膨胀力大小进行实时监控,取代了传统之采用测温的方式,从而及时准确地发现电芯失控情况。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缓冲框 101、容置腔
20、隔热芯材 30、压力传感器
31、引出线 40、膜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69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脐带血中免疫细胞的分离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塑胶件注塑成型的温控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