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壮医用火疗夹钳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74664.3 | 申请日: | 2020-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9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鑫;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
| 主分类号: | B25B7/02 | 分类号: | B25B7/02;B25G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周雷 |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夹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壮医用火疗夹钳,包括对称交叉设置的两个钳体,两个钳体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钳体包括夹头以及柄部,所述夹头上设有弧形弯曲部,两个夹头上的弧形弯曲部的开口相对,在夹头远离柄部的一端上设有弯曲的弯头,两个弯头相对的一端上设有凹槽,以对火针进行夹持,两个钳体相对的两端且位于柄部处设有弹簧,弹簧未受力状态下,使两个夹头紧闭,两个弧形弯曲部之间形成细长的橄榄状通孔,而两个凹槽之间形成狭缝通孔;所述柄部上设有可折叠的折叠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弧形弯曲部对艾条、火罐等进行夹持加热;通过弯头对火针进行夹持加热,以避免直接手持而导致灼伤,满足不同火疗使用,而且结构简单;提高施术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壮医用火疗夹钳。
背景技术
火功疗法,亦称神火疗法,是桂东南壮族颇为流行的传统医疗技法。它是采用经特制药酒加工炮制的植物的藤茎(如吹风藤、钩吻藤、牛耳枫、毛杜仲藤等,简称药藤)点燃取暗火,隔纸按压体表腧穴或患部,使局部产生温热、麻胀感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既有热疗作用,又有按摩腧穴的效果,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散结止痛,调整人体的生理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防病治病。而由于其需要使用明火对艾条、火罐以及火针等进行加热,这样施术者手持时会因为其高温被灼伤手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壮医用火疗夹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满足不同火疗使用,而且结构简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壮医用火疗夹钳,包括对称交叉设置的两个钳体,两个钳体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钳体包括夹头以及柄部,所述夹头上设有弧形弯曲部,两个夹头上的弧形弯曲部的开口相对,在夹头远离柄部的一端上设有弯曲的弯头,两个弯头相对的一端上设有凹槽,以对火针进行夹持,两个钳体相对的两端且位于柄部处设有弹簧,弹簧未受力状态下,使两个夹头紧闭,两个弧形弯曲部之间形成细长的橄榄状通孔,而两个凹槽之间形成狭缝通孔;当弹簧受力后,两个夹头张开;所述柄部上设有可折叠的折叠部,以对柄部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便于对火罐、艾条、火针夹持的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部与柄部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两个柄部相对的一端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柄部相对的两端,折叠部与柄部相对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通槽中,以使折叠部可转动地收入通槽中。
进一步地,两个通槽相对的一侧设有将通槽部分遮挡的第一限位部,以对转动至通槽中的折叠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部靠近柄部的一端且与第一限位部相同的一侧上设有第二限位部,以对转出通槽的折叠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两个弧形弯曲部相对的侧面设有齿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弧形弯曲部以及弯头,通过弧形弯曲部对艾条、火罐等进行夹持加热;通过弯头对火针进行夹持加热,以避免直接手持而导致灼伤,满足不同火疗使用,而且结构简单;提高施术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柄部与折叠部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未经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4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边剥离复卷机
- 下一篇:一种高品质镭射转移纸模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