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色型3D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7449.0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2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华;陈雅垵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鸣特(佛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0 | 分类号: | B29C64/30;B33Y40/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赤花社区居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色 打印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色型3D打印机,其结构包括整机控制台、机舱架、落风廊架、安装固合架、旋转轴盘、调节块、上下啮合臂、活动套、加工台、移动拉轴臂、伸缩缸、上色打印器,整机控制台电焊在机舱架的左侧,落风廊架通过铆钉锁紧在机舱架内部的顶部,通过设有的上色打印器,能够在打印头在打印物品的时候,让绕缠盘将悬挂带弹出,使悬挂带将拼接半圆台弹出,让绕动架在拼接半圆台上不停的转动,使染色头、通射管围绕着打印的物件开始不停的转动不停的上色,让打印的物品从底部开始一层层的随着打印过程上色,在物品打印完后也基本上色完毕,降低上色的难度,提高打印成品的速度跟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单色型3D打印机,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是可以“打印”出真实的3D物体的一种设备,参照了普通打印机的技术原理,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因为分层加工的过程与喷墨打印十分相似,这项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根据材料的原始颜色会导致打印出来的物件的颜色与原材料的颜色相同,但是由于需要的不同,可能导致打印出来的物件需要不同的颜色,现有技术针对这一现象基本都是采用后期加工染色的操作,但此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设置单独的加工线,极大的增大成本,且不同的打印物件需要的染色设备更可能出现不同,提高染色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色型3D打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针对这一现象基本都是采用后期加工染色的操作,但此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设置单独的加工线,极大的增大成本,且不同的打印物件需要的染色设备更可能出现不同,提高染色的难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色型3D打印机,其结构包括整机控制台、机舱架、落风廊架、安装固合架、旋转轴盘、调节块、上下啮合臂、活动套、加工台、移动拉轴臂、伸缩缸、上色打印器,所述整机控制台电焊在机舱架的左侧,所述落风廊架通过铆钉锁紧在机舱架内部的顶部,所述移动拉轴臂滑动连接在机舱架内部的底部,所述加工台活动连接在移动拉轴臂的上方,所述上下啮合臂设有两个并且电焊在机舱架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活动套设有两个并且嵌套在上下啮合臂的表面,所述伸缩缸设有四个并且螺纹连接在两个活动套的内侧,所述伸缩缸两两一组,所述安装固合架焊接在四个伸缩缸的内侧,所述旋转轴盘转动连接在安装固合架的正前方,所述调节块活动连接在旋转轴盘的前方,所述上色打印器机械连接在旋转轴盘与调节块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上色打印器由注色传输桩、环绕注色机构、过渡道、加压仓、压缩甬道、打印头组成,所述注色传输桩与旋转轴盘的底部焊接在一起,所述环绕注色机构设有两个并且活动连接在注色传输桩内部的左右两端,所述过渡道螺纹连接在注色传输桩的下方,所述加压仓电焊在过渡道的底部,所述压缩甬道胶连接在加压仓的内部,所述打印头螺纹连接在加压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环绕注色机构设有两个,左侧的环绕注色机构由绕缠盘、注紧台、悬挂带、拼接半圆台、染色扫动扣组成,所述注紧台与注色传输桩焊接在一起,所述绕缠盘铰接在注紧台的右侧,所述悬挂带活动连接在绕缠盘的外表面,所述拼接半圆台通过卡口扣合在悬挂带的底部,所述染色扫动扣连接在拼接半圆台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染色扫动扣由染色头、通射管、导色柱、活动球桩、绕动架组成,所述染色头螺纹连接在绕动架的右侧,所述导色柱垂直固定在绕动架的内部,所述通射管插嵌在导色柱的右侧,所述活动球桩焊接在绕动架上方的左侧并且与拼接半圆台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染色头与通射管各设有三个并且一一对应,能够从下到上无死角的对打印物品进行上色,无缝隙并且持续性强。
优选的,所述悬挂带可根据气压灵活调节其的外径长度,能够适应打印物品的不规则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鸣特(佛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布鸣特(佛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7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漆渣干化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物联网一体化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