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断路器合闸前主接线短路检测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5549.X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1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昕;李炳奇;杨旭;李健;李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欧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8;H05K7/20;G01R1/04;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宇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断路器 合闸 接线 短路 检测 传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短路检测传感装置技术领域中低压断路器合闸前主接线短路检测传感装置,包括外壳、封闭门和锁紧装置等,当外壳周侧环境温度较高时,可启动散热风扇工作,通过散热孔加快外壳内的热量散出,当散热风扇无法满足外壳内的散热强度时,转动拉手,可带动第二圆板和第一圆板转动,使锁柱与锁槽分离,打开封闭门,透过网板使外壳内部更加通风,进一步增加外壳内部散热效果,同时防止异物进入,有效防止MCU因工作环境温度高而受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短路检测传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低压断路器合闸前主接线短路检测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漏电安全保护的电源开关,一般通称为漏电保护开关。现在的漏电保护开关较多是漏电和过电流保护开关,在用电电路出现过载、短路或漏电时,能自动切断电源,以达到保护用电线路、设备和人身安全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短路检测传感装置工作过程为:起始时主开关和检测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接通电源后,检测电路开始运行,如果供电电路压异常或负载电路有短路故障,则主开关不会闭合,输出(负载)线路没有电;供电电压和负载线路正常时,则主开关自动闭合,输出(负载)线路通电,检测电路对运行中的用电电路进行跟踪检测,如果出现供电电压异常或负载电路过载、短路或漏电,则主开关自动跳闸断开电源,对负载线路的启动和运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但现有技术中对短路检测起到关键调控作用的微控制器,其外壳部分结构简单,散热能力差,其中的MCU会因工作环境温度高而受损,为此提出一种低压断路器合闸前主接线短路检测传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低压断路器合闸前主接线短路检测传感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低压断路器合闸前主接线短路检测传感装置,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安装于外壳内,所述外壳对称的侧壁上分别均匀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风扇腔体,所述风扇腔体内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外壳的前壁上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铰接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上安装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封闭门上,所述第一圆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圆板上连接有拉手,所述第一圆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锁柱,所述外壳的前壁开口处开设有与所述锁柱配合使用的锁槽,所述外壳的上壁且位于所述风扇腔体和所述封闭门之间贯穿有网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板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L形杆的一端,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拉手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L形杆上。
优选的,所述锁柱为弹性橡胶柱。
优选的,所述拉手呈半环状。
优选的,所述网板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不锈钢丝网,所述外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外框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丝网上设置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为过盈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低压断路器合闸前主接线短路检测传感装置,当外壳周侧环境温度较高时,可启动散热风扇工作,通过散热孔加快外壳内的热量散出,外壳的前壁上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铰接有封闭门,封闭门上安装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第一圆板,第一圆板转动连接于封闭门上,第一圆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第二圆板上连接有拉手,第一圆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锁柱,外壳的前壁开口处开设有与锁柱配合使用的锁槽,外壳的上壁且位于风扇腔体和封闭门之间贯穿有网板,当散热风扇无法满足外壳内的散热强度时,转动拉手,可带动第二圆板和第一圆板转动,使锁柱与锁槽分离,打开封闭门,透过网板使外壳内部更加通风,进一步增加外壳内部散热效果,同时防止异物进入,有效防止MCU因工作环境温度高而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欧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欧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5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