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散式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3143.8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1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青锡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锡全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污水 治理 资源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散式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污水源和连接在污水源上的化粪池,还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格栅井、隔油沉砂池、厌氧池、好氧池、砂滤池、潜流人工湿地和排水井;所述格栅井通过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的顶部连通,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厌氧池内,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微孔管,所述曝气微孔管连接在风机的输出端上,所述格栅井、隔油沉砂池、厌氧池和好氧池上均设有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散式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指的是家庭使用后排放的水,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
目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1.人粪尿,2.洗涤废水、洗浴废水,3.厨房废水,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难点:1.污染分散、分布不均,2.水量排放集中、变化系数大,3.管理能力差,4.支付能力弱,5.收集管网不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散式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系统,具有将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并利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散式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污水源和连接在污水源上的化粪池,还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格栅井、隔油沉砂池、厌氧池、好氧池、砂滤池、潜流人工湿地和排水井;
所述格栅井通过管道与所述化粪池的顶部连通,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厌氧池内,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曝气微孔管,所述曝气微孔管连接在风机的输出端上,所述格栅井、隔油沉砂池、厌氧池和好氧池上均设有盖板;
所述潜流人工湿地的底部从下向上依次设有第一卵石层、第一碎石层、细石层和土壤层,所述砂滤池和所述潜流人工湿地之间通过湿地管道连接,湿地管道的一端设在所述砂滤池的表面,湿地管道的另一端设在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内的卵石层内,且此端上连接有横置的微孔水管。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隔油沉砂池、厌氧池、好氧池和砂滤池,将生活污水净化,在好氧池和厌氧池内安装潜污泵,使好氧池混合液回流至厌氧池实现脱氮除磷处理,通过曝气微孔管对好氧池内持续供氧,经过好氧池和厌氧池内的异养菌与自氧 (真)菌对污水分解,让高浓度的分散式生活污水经厌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后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水质三类要求,将水排放至潜流人工湿地内,在潜流人工湿地的土壤层上种植蔬菜,蔬菜的根茎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成分,把潜流人工湿地与农作物蔬菜种植相互结合,建立具有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农作物有机蔬菜菜园基地,充分满足农作物如生姜、韭黄、生菜、黄瓜、萝卜、大白菜、洋葱、卷心菜等蔬菜水肥一体化需求,建立农村安全食品绿色经济产业园,实现利用,蔬菜种植将营养成分吸收后再排放,实现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系统位于基层上,所述基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砂石垫层、钢筋混凝土层和防渗层。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油沉砂池的顶部设排油管,所述隔油沉砂池和好氧池的盖板上均设有通气孔,所述隔油沉砂池、厌氧池和好氧池的盖板上均设有井盖。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压力液位计。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砂滤池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二卵石层和第二碎石层,所述好氧池和所述砂滤池之间设有砂滤管道,所述砂滤管道一端位于所述好氧池的顶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砂滤池的卵石层内。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连通所述格栅井、隔油沉砂池、厌氧池、好氧池、砂滤池和潜流人工湿地之间的管道交错分布,形成“S”形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锡全,未经青锡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31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