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次干道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智能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60484.X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闫光辉;张淼;杨雪娇;刘骞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G08G1/042;G08G1/081 |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道 交叉口 信号灯 智能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次干道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监控路侧设备、地磁检测线圈、信号灯和主、次干道信号灯智能配时控制器;利用地磁线圈、毫米波雷达和红外探测传感器实时监测交叉口各进口处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排队等待情况和到达情况,为信号机控制器进行主干道优先控制提供了数据基础;考虑了主干道的优先通行,同时兼顾了次干道的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通行要求,能够在保证次干道车辆和行人通行权的同时,利用控制程序保证主干道车辆和行人的优先通行权,在次干道绿灯时长内无车无人通行的情况下,可把次干道绿灯时长自动分配至主干道绿灯时长,避免了次干道绿灯时长的浪费,能够使得主/次干道交叉口具有较高的智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主、次干道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车流量和人流量的迅速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程度越来越严重,人们的交通出行效率越来越低。特别是在一些主干道与次干道交叉口中会出现主干道较拥堵,但是次干道无车辆也无行人等待的现象,此时会浪费次干道的绿灯配时并严重降低主干道的通行效率,这种情况下急需用一种可以根据车流量和人流量进行智能调节信号灯配时方案的控制系统。要求这种信号灯配时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可以检测主/次干道的车流量、人流量、有无车辆排队、有无行人等待和目前信号灯配时状态;要求这种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车流量和人流量的情况实时智能调节主/次干道红绿灯的配时方案;要求这种智能控制系统对现有的交叉口控制系统改造施工难度低、占地少、成本低、准确率高并且智能化程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主、次干道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智能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主、次干道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监控路侧设备、地磁检测线圈、信号灯和主、次干道信号灯智能配时控制器;
所述监控路侧设备包括次干道监控路侧设备和主干道监控路侧设备;
所述次干道监控路侧设备包括第一立柱、第一横梁、次干道红外感应器和次干道毫米波雷达,所述第一立柱设置于次干道的右侧旁道上,其上设置第一横梁,第一横梁上设置有次干道红外感应器和次干道毫米波雷达;
所述主干道监控路侧设备包括第二立柱、第二横梁、主干道红外感应器和主干道毫米波雷达,所述第二立柱设置于主干道右侧的机非隔离带上,其上设置第二横梁,第二横梁上设置有主干道红外感应器和主干道毫米波雷达;
所述地磁检测线圈包括次干道地磁线圈和主干道地磁线圈,所述次干道地磁线圈分别设置于相对的次干道右侧、人行横道后方的等待区域路面下,所述主干道地磁线圈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主干道右侧、人行横道后方的等待区域路面下;
信号灯包括主干道机动车信号灯、主干道行人信号灯、次干道机动车信号灯和次干道行人信号灯;
所述主、次干道信号灯智能配时控制器与各地磁检测线圈无线通信,通过地磁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采集主、次干道的车辆排队信息;所述主、次干道信号灯智能配时控制器与主干道红外感应器、主干道毫米波雷达、次干道红外感应器和次干道毫米波雷达无线通信,采集各处红外感应器、毫米波雷达采集的车辆到来信息,以及行人或非机动车排队、到来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次干道监控路侧设备上还设置有第一补光灯和第一电子警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干道监控路侧设备上还设置有第二补光灯和第二电子警察。
一种主、次干道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智能控制方法,按照下述规则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0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电平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杂型材的多模芯热挤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