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摆双咀点播施肥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8831.5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7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生;张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勇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贾玉霞 |
地址: | 15008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摆 点播 施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摆双咀点播施肥镐,其包括镐头、空芯镐把、储种瓶、输肥管和储肥包,镐头与空芯镐把固定连接,输肥管一端与储肥包连通,另一端插入空芯镐把中,储种瓶固定在空芯镐把上;镐头中设置有摆体、短鸭咀和长鸭咀,摆体上开设有分种窝眼和分肥窝眼,摆体在上止点时,分种窝眼正对准分种室,分肥窝眼正对准分肥室;在惯性力作用下,摆体到达下止点时,分种窝眼正对准短鸭咀,分肥窝眼正对准长鸭咀,实现侧深施底肥、种肥分开自动覆土镇压作业。本实用新型的单摆双咀点播施肥镐在使用时,正常行走抬镐落镐在1‑2秒钟之内就能完成一穴的刨坑、分肥分种、点种和点肥,同时覆土实现侧深施底肥、点播作业。还可在苗期用它单独施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施肥播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摆双咀点播施肥镐。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农业追肥通常采用一人刨坑、后面一人点肥、再有一人覆土,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损失浪费严重。更先进一点的是用机械或者手动往地表撒肥,后趟地覆土法,此法追肥浅,覆盖不严,化肥利用率低。
现有的施肥器(镐)或点播施肥器(镐)多采用空芯或实芯镐把,另设输肥管,这样的施肥器结构复杂,作业不方便,且使用时手持重量大,劳动强度高,作业效率偏低。也有单独设置一个空心镐把兼作种子或者肥料箱或输肥管的施肥器,这样的施肥器虽然结构简单,但作业人员的手持重量仍然较大,而且容易造成镐头部分相对重量变轻,形成“头重脚轻”的情况,作业废力作业者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摆双咀点播施肥镐,利用杠杆和惯性力原理,实现半人力半机械化。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摆双咀点播施肥镐,该点播施肥镐包括镐头、空芯镐把、储种瓶、输肥管和储肥包,所述的镐头与空芯镐把固定连接,所述的输肥管一端与所述的储肥包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的空芯镐把中,所述的储种瓶固定在所述的空芯镐把上;
所述的镐头包括镐头壳体、壳体盖板、摆体轴、摆体、扭簧;所述的壳体盖板设置在镐头壳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壳体盖板和镐头壳体形成容纳摆体的容纳腔;所述的镐头壳体与所述的空芯镐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分种室和分肥室,分种室与所述的储种瓶的出口对应,分肥室与空芯镐把的出口对应;
所述的摆体轴支撑在所述的壳体盖板上,所述的扭簧和摆体均套设在所述的摆体轴上,所述的摆体上开设有分种窝眼和分肥窝眼,在所述的扭簧的预紧力作用下摆体处于上止点位置,此时所述的分种窝眼正对准所述的分种室,所述的分肥窝眼正对准所述的分肥室;
所述的镐头壳体的下部还设置有短鸭咀和长鸭咀,所述的短鸭咀位于左前方,长鸭咀位于右后方,当抬起所述的点播施肥镐的镐头一定高度落下刨入土壤中,所述的摆体在惯性力作用下摆动到下止点,此时所述的分种窝眼正对准所述的短鸭咀,所述的分肥窝眼正对准所述的长鸭咀,实现侧深施底肥、种肥分开自动覆土镇压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种窝眼和分肥窝眼内部均设置有海绵体,使得窝眼的容量随种子的尺寸或化肥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的镐头壳体内还设置摆体限位装置,用于所述的摆体在上止点时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芯镐把的一端设置有镐把密封盖,所述的输肥管穿过所述的镐把密封盖进入所述的空芯镐把。
进一步地,所述的长鸭咀上还设置有限深铁压板,从而限制挖穴的深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单摆双咀点播施肥镐在使用时,正常行走抬镐落镐在1-2秒钟之内就能完成一穴的刨坑、分肥分种、点种和点肥,同时覆土实现侧深施底肥、点播作业。还可在苗期用它单独施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摆双咀点播施肥镐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的沿ABC的旋转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勇,未经张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8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