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静叶的风扇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7496.7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1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昉;张明淳;许嘉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溙奕(江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4 | 分类号: | F04D29/64;F04D29/54;F04D29/66;F04D25/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34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静叶 风扇 支架 包括 | ||
本新型提供一种具静叶的风扇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风扇,具静叶的风扇支架包括有承载座、外环框及复数静叶,外环框形成在承载座的外周围,各静叶间隔设置在承载座和外环框之间;藉此,可增加风压及风力并降低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静叶的风扇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等3C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元、运作的效能也越来越高,使其内部的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也更多,故电子元件大多需要藉由散热装置来散热,以避免电子元件的温度过高而影响运作时的性能及稳定性,其中,散热风扇为常见的一种散热装置。
然而,一般现有的风扇常有出风不集中、风压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散热效率不佳,且无法对密集排列的电子元件区或其他高热量累积处有效地进行散热,而为了提升风压及风速来加强散热效果,仅能透过提高转速的方式,却会造成消耗的功率过高以及噪音过大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新型发明人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新型发明人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增加风压及风力并降低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种具静叶的风扇支架,其包括有一承载座、一外环框及复数静叶,外环框形成在承载座的外周围,各静叶间隔设置在承载座和外环框之间。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有一风扇支架及一扇轮,风扇支架包括一承载座、一外环框及复数静叶,扇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承载座上,外环框形成在承载座的外周围,各静叶间隔设置在承载座和外环框之间。
本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透过座板可将扇轮转动性地连接在承载座上。藉由开设在各支撑臂上的固定孔,可分别供一螺固元件来锁固承载座。通过设置在扩充扇框内的风扇,可使各风扇部分重叠设置以降低出风的死角并有效增强风力及风压。通过连接在外环框和环圈上的各静叶,可使气流更加集中并提升风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风扇支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新型风扇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新型风扇支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新型风扇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新型应用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剖面图;
图8为本新型应用第二实施例的风扇支架的立体外观图;
图9为本新型应用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风扇支架;11:承载座;111:座板;112:环圈;113:支撑臂;1131:固定孔;12: 外环框;121:缺口;13:静叶;131:连接段;2:扇轮;21:轮毂;22:扇叶;3:扇框;31:容置空间;32:入风口;33:出风口;4:扩充扇框;41:容槽;5:支架;100、200、30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限制本新型的范围。
本新型提供一种具静叶的风扇支架1,请参照图1所示,为本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有一承载座11、一外环框12及复数静叶13。承载座11、外环框12及各静叶13 皆以塑胶射出一体成型所构成,外环框12呈圆环状,其形成在承载座11的外周围,各静叶13则间隔设置在承载座11和外环框12之间,且每一静叶13的二端分别连接承载座11和外环框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溙奕(江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溙奕(江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7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