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棒直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6906.6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7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上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上轩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棒直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铜棒直度检测装置,包括手持握把,所述手持握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壳,所述控制壳远离手持握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T形控制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持握把与固定框,使得在需要对单个的铜棒进行抽查时,能够将需要检测的铜棒穿过波纹套管表面的开口并与固定框的内部接触,此时若铜棒表面不够直时,均匀分布在固定框上的红外激光发射器中,会有对应的红外激光发射器所发射的激光无法照射到激光接收器上,此时未接受到相关信号的PLC处理器即可控制对应的LED灯亮起,从而检测人员即可更为直观的观察到铜棒的直度,达到了方便操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铜棒直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铜棒是现代工业中用于加工不同零件的原材料,而由于部分零部件对直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将铜棒加工成型后,往往需要操作人员对铜棒的直度进行检测,以此保证铜棒的生产质量。
现有的铜棒直度检测装置大多体积较大,而在质检人员需要对成品的铜棒进行抽查来对铜棒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时,往往需要单独取出对应的铜棒并送至对应的检测装置,操作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铜棒直度检测装置,具备方便携带且检测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铜棒检测装置体积较大,在单独对铜棒进行抽查时操作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铜棒直度检测装置,包括手持握把,所述手持握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壳,所述控制壳远离手持握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T形控制杆,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开设有与T形控制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T形控制杆位于固定框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弧形按压板,所述固定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波纹套管,所述波纹套管的表面设有放置开口,所述波纹套管远离固定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检测框,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均匀设有红外激光发射器,所述检测框的表面均匀设有与红外激光发射器相适配的激光接收器,所述红外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控制壳的内壁设有PLC处理器,所述控制壳的顶面镶嵌有与红外激光发射器数量相同的LED灯,所述PLC处理器、LED灯与红外激光发射器之间通过电线相互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铜棒直度检测装置,其中手持握把、控制壳、T形控制杆与弧形按压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手持握把、控制壳、T形控制杆与弧形按压板均匀分布在固定框与检测框的表面,且激光接收器位于其中一个控制壳的内部,通过两个手持握把,使得能够方便对铜棒的两端进行固定与检测,保证激光接收器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铜棒直度检测装置,其中位于所述固定框表面控制壳所连接的手持握把的内部设有电池腔,且电池腔的内部设有干电池,此处所述手持握把内部电池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封堵盖,电池腔内部干电池通过电线与PLC处理器电连接,位于所述固定框表面控制壳的侧面镶嵌有保护线套,所述保护线套远离控制壳的一端设有活动接口,所述活动接口通过电线与PLC处理器电连接,位于所述检测框表面控制壳的侧面设有与活动接口相适配的固定接口,所述固定接口通过电线与激光接收器电连接,通过电池腔与保护线套,使得能够在对铜棒进行检测时,随着铜棒的长度不同,保护线套能够保持PLC处理器与激光接收器能够通畅连接,从而适应不同长度铜棒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铜棒直度检测装置,其中固定框与检测框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通过伸缩杆与固定板,使得在固定框与检测框与铜棒的两端连接后,能够保持固定框表面所设红外激光发射器与检测框上的激光接收器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达到了在检测不同长度铜棒直度时的准确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铜棒直度检测装置,其中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接弹片,所述卡接弹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接弹片分别分布在固定框与检测框的内壁,通过卡接弹片,使得能够在铜棒放入至固定框和检测框中时,能够更为稳定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上轩,未经李上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6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目摄像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源壳体加工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