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排桩挡土墙边坡永久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3893.7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3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军;隋耀华;王一兆;张思远;李志利;陈仕洪;陈俊生;林琛;黄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排桩 挡土墙 永久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排桩挡土墙边坡永久支护结构,其包括桩基构件、桩基连接构件和挡土墙,所述桩基构件包括两排平行布置的前排桩和后排桩,所述桩基连接构件包括将前排桩的各个桩柱顶部连接在一起的前排桩帽梁、将后排桩的各个桩柱顶部连接在一起的后排桩帽梁、将所述前排桩帽梁和所述后排桩帽梁连接在一起的底板,所述挡土墙与所述前排桩帽梁的顶端连接且沿所述前排桩帽梁的长度方向延伸。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双排桩整体变形及前后排桩之间的相对位移,充分地发挥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而且挡土墙的设置,能够提高对坑外土体的加固作用及可能存在滑动面的抗剪能力,挡土能力强,满足边坡永久支护结构的工程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中的边坡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排桩挡土墙边坡永久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许多线路建设在边坡上,对占地范围受限的高边坡的永久支护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挡土墙难以适用。为保证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许多边坡工程永久支护都开始采用双排桩结构,现有双排桩通常为竖直悬臂结构,多用于临时基坑支护工程中,在高边坡乃至超高边坡使用中经常存在桩顶位移大,坑外土体沉降大,整体刚度无法充分满足或充分发挥等问题,导致工程的经济与安全难以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刚度强,前后排桩位移更小,稳定性更强的双排桩挡土墙边坡永久支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排桩挡土墙边坡永久支护结构,其包括桩基构件、桩基连接构件和挡土墙,所述桩基构件包括两排平行布置的前排桩和后排桩,所述桩基连接构件包括将前排桩的各个桩柱顶部连接在一起的前排桩帽梁、将后排桩的各个桩柱顶部连接在一起的后排桩帽梁、将所述前排桩帽梁和所述后排桩帽梁连接在一起的底板,所述挡土墙与所述前排桩帽梁的顶端连接且沿所述前排桩帽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桩基构件的桩柱呈梅花形阵列布置,所述后排桩的间距为所述前排桩的间距的2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前排桩的桩柱直径与所述后排桩的桩柱直径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前排桩帽梁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前排桩的桩柱直径,所述前排桩帽梁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前排桩的桩柱直径的0.6倍;所述后排桩帽梁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后排桩的桩柱直径,所述后排桩帽梁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后排桩的桩柱直径的0.6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前排桩的间距大于所述前排桩的桩柱直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前排桩的桩柱直径的2倍;所述后排桩的间距大于所述后排桩的桩柱直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后排桩的桩柱直径的2倍;所述前排桩与所述后排桩之间的排距为桩柱直径的3倍~4倍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挡土墙的顶端设有防撞墙,所述防撞墙位于地面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挡土墙包括第一挡土板以及多个支撑于第一挡土板的后侧面的扶壁板,所述扶壁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挡土板,相邻的两个所述扶壁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后排桩的间距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扶壁板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土板和所述底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前排桩靠近开挖后场坪或基坑一侧设有第二挡土板,所述第二挡土板平齐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一挡土板的前侧面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挡土板的后侧面以及所述第二挡土板的后侧面均夯填有50cm厚的反滤层,所述反滤层由粘性土与砂砾石组成,所述第一挡土板和第二挡土板上均设有连通所述反滤层的泄水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排桩挡土墙边坡永久支护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3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挂钩组件
- 下一篇:一种包装膜存储机构及采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