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2095.2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8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浦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精毅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G01R1/04;G01R31/28;G01R31/2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聪聪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针,包括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包括多个呈环状结构且在纵向上串联连接的弹性单元,相邻两个弹性单元之间以外轮廓相切或相交的方式进行连接;首、尾两个弹性单元的端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相邻两个弹性单元之间的结合力,在弹性部受力压缩时避免出现沿探针宽度方向上的偏移进而影响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与各自的被接触对象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此外还能够缩短探针的导通路径,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传输速率,从而使探针能够适应高速率信号的传输,应用于大电流测试的场景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传输及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率信号传输且能有效抑制偏移的弹性扁平探针。
背景技术
在液晶面板、集成电路等电子部件模块的制造工序中,往往需要进行导通检测和动作特性检查等过程,这通常需要使用探针将电子部件模块的主体基板与FPC接触电极对应连接,或者将基板的电极部与检测装置对应连接,进而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
通常情况下,常用的探针具有能够与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分别接触的一对触头,以及一对触头之间连接的弹性部。探针通过弹性部确保触头与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之间的接触压力,提高针对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和被连接电子部件的电极端子的接触可靠性。
目前,探针的弹性部多由直线部和弯曲部交替连接组成,而且,为了更好地发挥弹性部的弹簧特性,上述弹性部往往设置有不止两个弯曲部,这使得弹性部的实际导通长度较长,导致信号在探针中传输的路径变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衰减严重、信号质量变差的风险,无法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使用要求。此外,上述现有探针的导通电阻较大,会严重限制高速信号的传输速度,无法有效适用于高速信号的测试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探针,可有效实现探针工作时两接触部与对应部件的抵紧,提升探针抵接连通的可靠性,并可靠实现探针在低阻抗、高速信号传输环境下的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探针,包括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的弹性部;其中:
所述弹性部包括多个呈环状结构且在纵向上串联连接的弹性单元,相邻两个弹性单元之间以外轮廓相切或相交的方式进行连接;首、尾两个弹性单元的端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优选的,上述探针,相邻的两个弹性单元的连接处为非弹性的第一连接部。
优选的,上述探针,首、尾两个弹性单元通过非弹性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一接触部或第二接触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被配置在弹性单元的中心线上。
优选的,上述探针,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沿横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端部的第一触点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通过连接部与弹性单元相连,且被配置为关于弹性单元的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上述探针,所述第一限位部靠近弹性单元的一侧具有与弹性单元的弯曲弧度相匹配的接触面。
优选的,上述探针,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沿横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部远离弹性单元的一侧的凸出的第二触点部;
所述第二限位部通过连接部与弹性单元相连,且被配置为关于弹性单元的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上述探针,所述第二限位部靠近弹性单元的一侧具有与弹性单元的弯曲弧度相匹配的接触面。
优选的,上述探针,所述弹性单元包括1~3个弹性片,相邻两弹性片之间以弹片间隙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精毅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精毅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2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