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人工松茸的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50679.6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7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胜;鄂晓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阳东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C1/397 | 分类号: | E06C1/397;E06C7/18;E06C7/08;E06C7/12;E06C7/16;A01D4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腾盛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4 | 代理人: | 郭广全 |
| 地址: | 111000 辽宁省辽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工 采集 装置 | ||
一种用于人工松茸的采集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采集人工松茸时采收人员从梯子上掉落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爬梯、站立平台和收集部,爬梯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爬梯左侧铰接设置有护栏,站立平台包括设置在底板前后两侧的多个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组合踏板,第二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杆,组合踏板与不同高度的支撑杆配合构成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站立平台的结构,收集部包括设置在底板右端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链条,链条上设有多个挂杆;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能够在采集松茸时对采收人员进行很好的保护,避免在采集松茸时受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松茸采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松茸的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松茸已经实现大范围人工养殖,一般采用多层菌类生产发酵床,床体的高度很高,需要借助梯子等辅助设施进行登高采集和生产操作,梯子一般没有供采收人员站立的平台,也没有防护装置,采收人员在梯子上采集松茸的时候,存在站立不稳摔落的风险,而且采集下来的松茸需要放置到篮子里,篮子没有合适的放置空间,还需要采收人员时刻提着篮子,对其操作有较大影响,且增大了采收人员从梯子上掉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工松茸的采集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采集人工松茸时采收人员从梯子上掉落的问题。
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人工松茸的采集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爬梯、站立平台和收集部,爬梯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爬梯左侧铰接设置有护栏,站立平台包括设置在底板前后两侧的多个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组合踏板,第二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杆,组合踏板与不同高度的支撑杆配合构成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站立平台的结构,收集部包括设置在底板右端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链条,链条上设有多个挂杆。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能够在采集松茸时对采收人员进行很好的保护,避免在采集松茸时受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此时站立平台处于最低处位置)。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站立平台处于中层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7可知,一种用于人工松茸的采集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爬梯2、站立平台3和收集部4,爬梯2设置在底板1的前后两侧,爬梯2左侧铰接设置有护栏5,站立平台3包括设置在底板1前后两侧的多个第一支撑柱6和第二支撑柱7,第一支撑柱6之间设置有组合踏板8,第二支撑柱7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杆9,组合踏板8与不同高度的支撑杆9配合构成具有多个不同高度站立平台3的结构,收集部4包括设置在底板1右端的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设有链条11,链条11上设有多个挂杆12。
爬梯2和站立平台3顶部设有导向轮13。
底板1下方设有滚轮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阳东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辽阳东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0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机冷却水的回收再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纯镍带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