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节流阀的新型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0082.1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宗升;陈赋斌;曹景恒;李志蓉;邵淑婷;闫浩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世谦成(天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30;F25B31/0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流阀 新型 蒸气 压缩 制冷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节流阀的新型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内具有上部喷头、下部喷头和换热盘管,蒸发器壳侧被压缩机抽吸为低压,利用喷头将来自储液器的高压制冷剂液体喷入低压蒸发器内的换热器盘管上,因而无须维持蒸发器内较高的制冷剂液位,实现既降低制冷剂充注量又保证高效的换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节流阀的新型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需要利用节流阀或毛细管等装置实现高压制冷剂液体向低压两相流体转变,节流后的两相流体进入蒸发器内蒸发吸热。在众多蒸发器中,满液式蒸发器的整体换热效率高,但其制冷剂充注量也大,同时制冷剂节流过程压力下降后带来的流速提升也未对后续蒸发器内换热带来明显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节流阀的新型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其通过压缩机将蒸发器壳侧抽吸为低压,利用喷头将高压制冷剂液体喷入低压蒸发器内的换热器盘管上,因而无须维持蒸发器内较高的制冷剂液位,实现既降低制冷剂充注量又保证高效的换热能力,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一种无节流阀的新型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主要包含以下部分:蒸发器、上部喷头、下部喷头、上部进液阀、下部进液阀、换热盘管、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回油阀、温度压力传感器、油加热器和排气旁通阀;所述蒸发器内部具有上部喷头、下部喷头和换热盘管,其中上部喷头位置高于所有换热盘管,下部喷头位置低于所有换热盘管,蒸发器外侧底部接有回油阀,需要说明的是,蒸发器内喷头的布置可不局限于上部喷头和下部喷头;所述上部喷头连接上部进液阀,用于将高压制冷剂液体从上向下喷射向换热盘管;所述下部喷头连接下部进液阀,用于将制冷剂液体从下向上喷射向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分布在蒸发器内,其内流动着被冷却介质;所述回油阀用于控制蒸发器底部积存润滑油回到油加热器内,在油加热器内润滑油被加热后流回压缩机;所述上部进液阀和下部进液阀均连接储液器,控制储液器内液体进入上部喷头和下部喷头,上部进液阀和下部进液阀采用流量调节阀,可通过控制上部进液阀和下部进液阀的开启度来实现换热盘管表面换热系数的波动和流入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流量;
所述压缩机,其吸气口连接蒸发器上部,用于维持蒸发器内低压环境,同时将蒸发器内蒸发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压缩机内;压缩机排气口分两路,一路连接冷凝器入口,另一路连接排气旁通阀;
所述油加热器利用压缩机排气加热蒸发器内排放的润滑油,当回油阀打开时,润滑油流入油加热器内,此时排气旁通阀打开,压缩机部分排气进入油加热器内加热润滑油,随后冷凝后的制冷剂排气又进入储液器;
所述冷凝器出口连接储液器;
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从蒸发器内流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从而控制上部进液阀和下部进液阀合理的开启度。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喷头替代节流阀或毛细管等装置,在实验制冷剂由高压液态向低压两相转变的同时,充分利用流速增加来实现换热系统增加,同时降低了蒸发器内制冷剂的充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节流阀的新型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1为蒸发器,2为上部喷头,3为下部喷头,4为上部进液阀,5为下部进液阀,6为换热盘管,7为压缩机,8为冷凝器,9为储液器,10为回油阀,11为温度压力传感器,12油加热器,13排气旁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世谦成(天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世谦成(天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0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