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耳菌包采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9823.4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冯素琴;张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灌南县福田五棵树食用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32 | 分类号: | B26D7/32;B26D7/22;B07B1/28;B26D1/02;A01D4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卢美玲 |
地址: | 2225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耳 采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耳菌包采摘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底壁上的收集筐、滑动设置在支架上方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导轨、设置在导轨上的环刀、设置在支撑板上且穿过导轨的传送带、设置在支撑板上驱动传送带的电机、设置在支撑板上的过滤筐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气缸。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带动木耳的袋料菌包移动,通过环刀将木耳切割下来后掉落在过滤筐中,能轻易地将袋料菌包上的木耳分离,实现对袋料菌包最大化的利用;通过气缸带动支撑板来回移动,将过滤筐中的木耳与碎屑分离,即可轻易得到袋料菌包上最后的小木耳,进一步降低工人工作量;通过在环刀上设置切割刀,能将袋料菌包分隔,方便后续粉碎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耳菌包采摘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耳主要分有野生的和人工培育的两种,而人工培育主要有采用袋料菌包培育的形式。人工培育时把菌种种植在袋料菌包的侧面,后续长出的木耳则都在袋料菌包的侧面。
另外,木耳成熟采摘的时间较为集中和频繁。当木耳采摘完成之后,袋料菌包表面仍然会陆续长出较小的木耳,目前因为人工采摘的人工成本很高,这些小木耳就没有了采摘的价值,就随着袋料菌包一同抛弃。而这些小木耳实际上经过收集,仍然可以通过分级售卖,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一种低成本的采摘小木耳的设备,就有很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耳菌包采摘装置,通过传送带带动木耳的袋料菌包移动,通过环刀将木耳切割下来后掉落在过滤筐中,能轻易地将袋料菌包上的木耳分离,实现对袋料菌包最大化的利用;通过气缸带动支撑板来回移动,将过滤筐中的木耳与碎屑分离,即可轻易得到袋料菌包上最后的小木耳,进一步降低工人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在环刀上设置切割刀,能将袋料菌包分隔,方便后续粉碎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木耳菌包采摘装置,包括U型结构的支架、设置在支架底壁上的收集筐、滑动设置在支架上方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导轨、设置在导轨上的环刀、设置在支撑板上且穿过导轨的传送带、设置在支撑板上驱动传送带的电机、设置在支撑板上的过滤筐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气缸,所述导轨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圆弧形托板,所述圆弧形托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且传送带穿过两个圆弧形托板之间,所述支撑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位于导轨两侧的通槽,所述通槽内安装有过滤筐,所述过滤筐的底部开设有过滤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的连接块。
优选地,所述环刀在出料端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径向布置的切割刀。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下方开设有与支撑架匹配的滑槽,所述支架与滑槽滑动相接。
优选地,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滚珠。
优选地,所述环刀的外部设置有尺寸大于环刀的保护套。
优选地,所述过滤筐的材质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传送带带动木耳的袋料菌包移动,通过环刀将木耳切割下来后掉落在过滤筐中,能轻易地将袋料菌包上的木耳分离,实现对袋料菌包最大化的利用;
2、通过气缸带动支撑板来回移动,将过滤筐中的木耳与碎屑分离,即可轻易得到袋料菌包上最后的小木耳,进一步降低工人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
3、通过在环刀上设置切割刀,能将袋料菌包分隔,方便后续粉碎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灌南县福田五棵树食用菌有限公司,未经灌南县福田五棵树食用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9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