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水环境数据采集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42524.8 | 申请日: | 202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3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任妹娟;张建伟;冯建华;魏建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满靖 |
| 地址: | 071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水环境 数据 采集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环境数据采集辅助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电源舱内安装有总电源、第一和第二电源,外壳的电路板舱内安装有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传输单元、时钟单元和上电控制单元。外壳外安装有气压传感器和通讯接口,通讯接口与水质探头连接。总电源为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供电,第二电源为时钟单元和上电控制单元持续供电,存储器、无线传输单元、时钟单元、气压传感器和通讯接口与微处理器连接,时钟单元通过上电控制单元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一电源为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传输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水质探头适时供电。无线传输单元与天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配合水质探头可实时获取地下水环境数据并将数据及时远程传输,功耗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水质探头进行地下水环境数据采集的辅助装置,属于地下水环境数据采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获取地下水环境数据是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技术手段。目前国内现有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主要是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温等常规参数进行监测并存储,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定期到现场进行数据的提取。这种自记录、定期现场提取的方式无法迅速及时地了解与掌握当地地下水环境状态,数据获取滞后,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环境数据采集辅助装置,其可配合水质探头实时获取地下水环境数据,并将数据及时传输至远程终端,功耗低,无需工作人员定期去现场提取,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水环境数据采集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桶状外壳,外壳内通过隔板分隔出电源舱和电路板舱,电源舱位于电路板舱的上方,其中:电源舱内安装有总电源、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电路板舱内安装有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传输单元、时钟单元和上电控制单元;外壳的外面安装有气压传感器和通讯接口,通讯接口通过通讯线缆与水质探头连接;总电源为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供电,第二电源为时钟单元和上电控制单元持续供电,存储器、无线传输单元、时钟单元、气压传感器和通讯接口与微处理器连接,时钟单元通过上电控制单元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一电源在上电控制单元的开关控制下为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传输单元、气压传感器和水质探头适时供电;无线传输单元通过天线线缆与外壳外的天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野外监测井中,配合已有水质探头使用,可将水质探头采集的温度、水位、电导率、PH值、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地下水环境数据以及井内气压数据进行存储并及时远程传输,无需工作人员定期去现场进行提取,减轻了野外一线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安装与拆卸方便,成本低,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下水环境数据采集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下水环境数据采集辅助装置的电路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2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幕墙单元及幕墙
- 下一篇:一种具有漏气检测功能的智能环保灶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