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窗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40929.8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0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昌刚 |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E05F1/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窗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通风窗结构,包括有:主体,主体上设有一通风口;通风窗,活动地设置在通风口处;通风窗可相对于主体转动,以封堵通风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通风窗的通风效果好,结构简单、开启省力,开窗灵敏度可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风窗结构。
背景技术
通风窗的应用场所众多,比如:温室棚、仓库、养殖场等场所都需要用到通风窗,通过通风窗及时将空间内的有害气体排出或者通风降温,保证植物、动物或者人的安全,提供适宜的生长或工作环境。通风窗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通风换气效果和开启关闭通风窗的难易程度。现有的通风窗结构设计通常都是单侧开启的,通风效果不好,且结构复杂、开启费力。
在温室大棚中,需要经常通风换气,这样对于大棚蔬菜和植物有降温、排湿、调节补充二氧化碳、排除有害气体等多方面的有益作用。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不通风,强烈的太阳辐射和温室效应,不仅使作物难以生长,而且对大棚里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极大的生理极限考验。通风窗的结构也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保证通风窗开启时简单、省力,又要保证通风窗开启后的通风效果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开启简单、通风效果好且结构稳定性高的通风窗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通风窗结构,包括有:
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一通风口;
通风窗,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通风口处,且所述通风窗可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以封堵所述通风口。
进一步地,当所述通风窗封堵所述通风口时,通风窗的一端处于所述主体的上方,通风窗的另一端处于所述主体的下方。
进一步地,当所述通风窗从所述通风口处开启时,所述通风窗的一端向上开启,通风窗的另一端向下开启;且向上开启的开度与向下开启的开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靠近所述通风窗的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所述上限位件处于所述主体的上方,所述下限位件处于所述主体的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转轴,所述通风窗通过所述第一转轴铰接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通风窗包括有窗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窗体两侧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两者的侧面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通槽中,且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通槽中的位置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顶面开设有从上至下贯穿其自身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中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通槽中的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均为腰槽,且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通槽的两端与所述第二通槽的两端分别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套设有轴承,且所述轴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主体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转轴,所述通风窗通过所述第二转轴铰接在所述主体上,且所述通风窗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铰接在所述通风窗上,且连杆可驱动所述通风窗。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为温室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昌刚,未经李昌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0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反馈调节功能的供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用风能及光能一体式蓄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