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改进节点支路矩阵的供电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0558.3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平;王锐;刘沁;周哲夫;焦鹏;张力;朱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杨本官 |
地址: | 2253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改进 节点 支路 矩阵 供电 网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改进节点支路矩阵的供电网络。本实用新型包括多路供电组,每组供电组的结构相同,其特征在于:供电组之间通过开关装置连接相应的母线,每组组供电组包括1号发电机、1号变压器、1路母线和多路负荷线路,1号发电机通过1号变压器与1路母线连接,1路母线下并联多路负荷线路,每一路负荷线路结构相同,每一路负荷线路由隔离开关一、断路器、隔离开关二串联而成,最后一级隔离开关二与负载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标准的供电网络,这样便于设备管理、供电调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改进节点支路矩阵的供电网络。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主接线图是电网一次设备拓扑结构关系的图形化描述,是电网分析和管理的主要工具。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的接线方式日趋复杂,运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当线路、主变等设备有检修工作需要停电,母线接排方式发生变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电网设备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就会与电网的正常运行方式产生区别。从庞大而复杂的电网一次系统图中找出当前运行方式与正常运行方式的区别,工作量和难度相当大,但却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标准的供电网络,这样便于设备管理、供电调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改进节点支路矩阵的供电网络,包括多路供电组,每组供电组的结构相同,其特征在于:供电组之间通过开关装置连接相应的母线,每组组供电组包括1号发电机、1号变压器、1路母线和多路负荷线路,1号发电机通过1号变压器与1路母线连接,1路母线下并联多路负荷线路,每一路负荷线路结构相同,每一路负荷线路由隔离开关一、断路器、隔离开关二串联而成,最后一级隔离开关二与负载连接。
根据如上所述的基于改进节点支路矩阵的供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开关装置为独立隔离开关。
根据如上所述的基于改进节点支路矩阵的供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开关装置是第1连接隔离开关、连接断路器3、第2连接隔离开关依次串联在两路母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在电网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通过改进节点支路矩阵进行快速更新,进而使用增量法形成新的主接线图,同时能在接线图上体现运行状态变化前后的状态差异。二是通过改进节点支路关联矩阵元素值得变化体现对应设备状态的变化,同时在接线图上设备状态变化前后状态差异的体现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提醒。三是在复杂的电网一次系统图中可以快速的找出当前运行方式与正常运行方式的区别,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改进节点支路矩阵的主接线增量生成方法流程图。
图2为正常运行状态主接线图。
图3为变压器T2的状态变化后生成的接线图。
图4为正常运行状态主接线图另一实施例。
附图标记说明:1号发电机G1、2号发电机G2、1号变压器T1、2号变压器T2、连接断路器QF3、第1连接隔离开关QS4、第2连接隔离开关QS5、独立隔离开关QS3、1路1号隔离开关QS11、1路2号隔离开关QS12、1路3号隔离开关QS13、1路4号隔离开关QS14、1路母线W1、1路1号负荷线路L1、1路2号负荷线路L2、1路1号断路器QF11、1路2号断路器QF12、2路1号隔离开关QS21、2路2号隔离开关QS22、2路3号隔离开关QS23、2路4号隔离开关QS24、2路母线W2、2路1号负荷线路L3、2路2号负荷线路L4、2路1号断路器QF21、2路2号断路器QF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0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内穿线时电线多合一整合装置
- 下一篇:导管式高效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