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形永磁涡流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8604.6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8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曲秀全;焦映厚;蔡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电工程(嘉善)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涡流 联轴器 | ||
本新型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形永磁涡流联轴器,包括筒状导体转子、永磁体转子和调速装置;永磁体转子包括楔形块保持架、棱锥台和若干楔形滑块,棱锥台通过滑动键与输入轴连接,楔形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棱锥台的楔形槽内;筒状导体转子与输出轴上的法兰通过螺栓连接;调速装置包括调速空心轴、调速拨盘、弹性挡和第二角接触轴承;调速空心轴与棱锥台通过法兰连接,调速拨盘通过第二角接触轴承和弹性挡圈安装在调速空心轴上。该联轴器结构紧凑,可实现无极调速,具有较大的转矩密度。由于棱锥台的移动方向与永磁体磁力方向垂直,调节永磁体转子移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即所需的驱动力小,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形永磁涡流联轴器。
背景技术
圆筒形永磁涡流联轴器是一种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联轴器,它采用内外转子的滑差产生传递转矩。在内外转子滑差相同的条件下,永磁涡流联轴器所能传递的转矩越大,表征了联轴器的性能越好,工业应用中又将其称之为永磁涡流联轴器的转矩密度。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联轴器的结构尺寸均为固定不变的,导致一款联轴器所能适配的工况有限,一旦有新的技术参数的需要,就需要设计制造相应的全新部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联轴器存在的输出扭矩不可调性,本新型设计了一种筒形永磁涡流联轴器,该联轴器结构紧凑,可实现无极调速,具有较大的转矩密度。由于棱锥台的移动方向与永磁体磁力方向垂直,调节永磁体转子移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即所需的驱动力小,易于操作。
本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筒形永磁涡流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包括筒状导体转子、永磁体转子和调速装置;所述永磁体转子包括楔形块保持架、棱锥台和若干楔形滑块,棱锥台通过滑动键与输入轴连接,楔形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棱锥台的楔形槽内,且二者可在槽内相对自由滑动,楔形滑块受到楔形块保持架的限制,仅允许在径向方向的运动。所述筒状导体转子与输出轴上的法兰通过螺栓连接;输入轴上的调速装置包括调速空心轴、调速拨盘、弹性挡圈和第二角接触轴承;调速空心轴与棱锥台通过法兰连接,调速拨盘通过第二角接触轴承和弹性挡圈安装在调速空心轴上,调速拨盘和角接触轴承由弹性挡圈轴向定位固定在调速空心轴上,角接触轴承是一对相对安装的轴承,可以承受双向的轴向力。调速过程通过沿轴向推动调速拨盘,带动棱锥台沿滑动键移动;楔形滑块在棱锥台的推动下沿径向移动,其与筒状导体转子间的气隙大小及相对面积大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传递转矩而实现调速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楔形滑块由表层的钕铁硼材料和背部轭铁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导体转子由铜导体层和背铁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角接触轴承由轴肩定位;所述输入轴上的第一角接触轴承由输入轴和筒形导体转子上的轴肩定位,支撑着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旋转运动。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筒形永磁涡流联轴器,该联轴器结构紧凑,可实现无极调速,具有较大的转矩密度。由于棱锥台的移动方向与永磁体磁力方向垂直,调节永磁体转子移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即所需的驱动力小,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气隙最大情况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气隙最小情况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电工程(嘉善)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电工程(嘉善)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8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