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盒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6585.3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9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臼井浩人;上本竜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 |
主分类号: | H01M50/262 | 分类号: | H01M50/262;H01M50/271;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陈砚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盒的结构。该电池盒的结构包括具有容纳电池模块的容纳部的盒本体、及将盒本体的容纳部的敞开侧封闭的盖子,在形成在容纳部的敞开侧的外缘部上的盒侧法兰部与形成在盖子的外缘部上的盖子侧法兰部相重叠的状态下,盒本体与盖子被一体地组装成电池盒,从盒侧法兰部和盖子侧法兰部中的一方延伸出的突出片朝着盒侧法兰部和盖子侧法兰部中的另一方弯折,而将该另一方卡扣,从而将盒侧法兰部与盖子侧法兰部固定连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既能减少部件数量,又能简化盒本体与盖子的组装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盒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中,安装有储蓄用于向行驶用电机提供的电力的电池组。通常,电池组是通过将由多个电池单元电连接而构成的电池模块容纳在电池盒内而构成的。
图12是现有技术的电池组a的截面图。如图12所示,电池盒 b是通过将盒本体c与盖子d组装为一体而构成的。盒本体c、盖子 d分别具备用于容纳电池模块e的容纳部c1(截面为“凵”字形)、容纳部d1(截面为倒“凵”字形)、及分别设置在该容纳部c1、容纳部d1各自的敞开侧(盒本体c的容纳部c1的上侧、盖子d的容纳部d1的下侧)的外缘部的法兰部c2、法兰部d2。
在电池组a的组装操作中,首先将电池模块e装入盒本体c的容纳部c1内,然后在盒本体c的法兰部c2(以下,称之为盒侧法兰部)的上表面涂抹液状的密封材料f。其后,将盖子d的法兰部d2 (以下,称之为盖子侧法兰部)重叠在盒侧法兰部c2上,从而用盖子 d将盒本体c的上侧封闭。并且,为了使盒本体c与盖子d之间不发生位置偏离,用螺栓g将法兰部c2和法兰部d2固定。另外,如图 13所示,也可以用夹具h将法兰部c2和法兰部d2固定。
然而,在用螺栓或夹具等将法兰部c2和法兰部d2固定的情况下,部件数量较多,并且,用螺栓或夹具等进行固定的操作较为烦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减少部件数量,又能简化盒本体与盖子的组装操作的电池盒的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盒的结构,该电池盒的结构包括具有容纳电池模块的容纳部的盒本体、及将所述盒本体的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封闭的盖子,在形成在所述容纳部的敞开侧的外缘部上的盒侧法兰部与形成在所述盖子的外缘部上的盖子侧法兰部相重叠的状态下,所述盒本体与所述盖子被一体地组装成所述电池盒,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盒侧法兰部和所述盖子侧法兰部中的一方延伸出的突出片朝着所述盒侧法兰部和所述盖子侧法兰部中的另一方弯折,而将该另一方卡扣,从而将所述盒侧法兰部与所述盖子侧法兰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池盒的结构的优点在于,既能减少部件数量,又能简化盒本体与盖子的组装操作。具体而言,由于从盒侧法兰部和盖子侧法兰部中的一方延伸出的突出片将另一方卡扣,所以不需要使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螺栓和夹具等进行紧固,也能将盒侧法兰部与盖子侧法兰部固定连接。因而,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由于只需进行将突出片朝着另一方的法兰部弯折这样的简单操作便能将盒本体与盖子组装为一体,所以与现有技术的螺栓紧固或夹具安装的操作相比,组装操作得到简化。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池盒的结构中,较佳为,从所述盒侧法兰部和所述盖子侧法兰部中的一方延伸出的所述突出片上,形成有刚性降低的第一低刚性部和第二低刚性部,所述突出片在所述第一低刚性部和所述第二低刚性部分别大致直角状地弯折,所述第一低刚性部位于所述突出片的根部,所述第二低刚性部位于弯折后与所述盒侧法兰部和所述盖子侧法兰部中的另一方的外端边缘相对的部位。
基于上述结构,由于突出片在第一低刚性部和第二低刚性部分别大致直角状地弯折,所以该突出片能够将另一方的法兰部稳固地卡扣。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池盒的结构中,较佳为,所述突出片上形成有间隔部,在所述突出片被弯折后,所述间隔部弯曲成进入到所述盒侧法兰部与所述盖子侧法兰部之间的间隙内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6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执行装置和装修垃圾排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尼龙刷加工用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