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术后制动辅助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3389.0 | 申请日: | 2020-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2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陶亚萍;张玲玲;李恩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玉珠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术后 制动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制动辅助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介入术后制动辅助器,所述制动辅助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膝盖固定套,所述膝盖固定套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顶部连接有腹股沟固定套,所述腹股沟固定套的侧面顶部固定设置有粘接处,所述腹股沟固定套的侧面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腹部缠绕带,该种介入术后制动辅助器,通过用材料支撑患者的腿,在膝盖处加固,防止弯曲,在腹股沟处加固,里面加内衬防止不适,让介入术后患者更好的制动,达到介入预期效果,对患者负责,给护士减轻工作,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制动辅助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介入术后制动辅助器。
背景技术
血管介入手术是用于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手术治疗。优点是创伤小,操作简便,介入部位准确。
血管介入手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血管性疾病的微创治疗手段。可应用于多种血管疾病,例如血栓、动脉硬化闭塞、动脉瘤等。它是通过介入微创的方式,从血管内部来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一种方法。常规血管介入的方法主要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导管溶栓术、斑块旋切术和机械吸栓术等。作为常规的介入手术主要是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用于治疗动脉和静脉闭塞性疾病,能够打通血管,恢复血流。急性血栓可以采用机械吸栓和导管溶栓来快速的解除血栓的栓塞,达到恢复血流的目的。近年来新兴的介入方法,如斑块旋切,适用于比较短段的硬化性斑块堵塞,造成的动脉闭塞性疾病,其效果和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
血管介入治疗是目前血管病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它有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介入治疗手术方法是在入路血管穿刺,入路血管一般选在比较表浅的部位。常见的部位有上肢桡动脉和肱动脉,以及下肢的股动脉和足背动脉。穿刺成功后植入血管鞘,之后植入导丝,达到病变部位,开通病变部位之后进入球囊扩张,血管之后植入支架。
血管外科介入患者股动脉穿刺处要求伸直制动24小时,白天患者可以达到,但是晚上患者睡着后就会忘记,然后动了或者弯曲了。还有些年纪大的或者不配合的患者,就会达不到介入预期的效果,也会有出血或血肿的风险,也给护士工作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现有的制动装置并不能够完全有效的对病人制动,且病人在使用过程中不够舒适,对病人来说非常的不方便,并不能够完全达到介入预期的效果,也会有出血或血肿的风险,也给护士工作带来麻烦,所以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术后制动辅助器,包括制动辅助器本体、膝盖固定套、连接带、腹股沟固定套、粘接处和腹部缠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辅助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膝盖固定套,所述膝盖固定套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顶部连接有腹股沟固定套,所述腹股沟固定套的侧面顶部固定设置有粘接处,所述腹股沟固定套的侧面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腹部缠绕带。
优选的,所述腹部缠绕带的内侧面末端固定设置有与粘接处相匹配的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膝盖固定套和腹股沟固定套内部采用硬质塑料,通过棉质层和皮质外壳包裹,所述连接带的材料为硬质塑料。
优选的,所述膝盖固定套与人体膝盖相匹配,所述腹股沟固定套有圆弧设计,与人体腹股沟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腹部缠绕带为软质结构,可以进行弯曲。
优选的,所述膝盖固定套和腹股沟固定套上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立医院,未经台州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3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