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款超大型LCD光固化3D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0819.3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5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翰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蓝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35;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款 超大型 lcd 光固化 打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款超大型LCD光固化3D打印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顶部和前端均开设有开口,机箱后端内壁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底部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贯穿安装板连接有丝杠,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前端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插接有相机球云台,插槽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弹簧,弹簧底部固定有卡块,相机球云台圆周外壁和卡块接触位置开设有多个匹配的卡槽,机箱内部设置有树脂槽。本实用新型中,将平台板和螺纹孔配合固定在相机球云台上,即可转动相机云平台,使得其中一个卡槽和卡块对准,弹簧推动卡块和卡槽卡接,即可将相机球云台在不同的倾斜角度进行固定,从而可打印高度更大的立体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D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款超大型LCD光固化3D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现在一种增材制造的热门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减材加工制造行业,它通过多层叠加生长原理制造产品,能克服传统机械加工无法实现的特殊结构障碍,在工业生产上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实现任意复杂结构部件的简单化生产。其中的一种3D打印技术称为光固化3D打印,因其设备体积小,技术简单迅速成为研究热点。
现有部分LCD光固化3D打印装置的打印平台一般通过螺栓与升降平台固定安装,打印的立体产品由于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打印成型,造成打印的产品高度一般不能超过树脂槽的深度,从而造成该装置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针对该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款超大型LCD光固化3D打印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款超大型LCD光固化3D打印装置,包括机箱,机箱前端底部贯穿固定有显示屏和功能键,所述机箱顶部和前端均开设有开口,两个开口相交,机箱后端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截面设置成U形,安装板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贯穿安装板连接有丝杠,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前端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插接有相机球云台,相机球云台上开设有螺纹孔,插槽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螺栓固定有弹簧,弹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卡块,卡块截面设置成弧形,相机球云台圆周外壁和卡块接触位置开设有多个匹配的卡槽,多个卡槽设置成环形阵列分布,机箱内部设置有树脂槽,树脂槽设置于相机球云台下方。
优选的,所述机箱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源、驱动模块和光源,光源设置于树脂槽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和移动块贯穿设置。
优选的,所述开口位置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箱门上贯穿固定有透明视窗。
优选的,所述树脂槽和机箱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树脂槽一侧贯穿固定有出水管,出水管另一侧伸出机箱外部,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树脂槽四周内壁均通过螺栓贯穿固定有滑动导轨,滑动导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毛刷。
优选的,所述机箱远离出水管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水箱,水箱顶部贯穿固定有上水管,水箱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水泵出水端连通有连接管,树脂槽一侧贯穿固定有多个进水管,连接管和进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装置中设置有插槽,插槽内插接有相机球云台,由于相机球云台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卡槽,将平台板通过螺栓和螺纹孔配合固定在相机球云台上,即可转动相机云平台,使得其中一个卡槽和卡块对准,弹簧推动卡块和卡槽卡接,即可将相机球云台在不同的倾斜角度进行固定,从而可打印高度更大的立体产品。
2、该装置中设置有滑动导轨和滑块,打开出水管上的电磁阀,即可启动滑动导轨,带动滑块移动,继而带动毛刷左右移动,毛刷的刷毛对树脂槽的内壁进行刷洗,即可防止树脂粘粘在树脂槽上,保持树脂槽的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蓝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蓝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08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车用线束夹
- 下一篇:汽车座椅柔性材料折皱疲劳性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