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人机用5G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0748.7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5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江;高原;王云;王平;王景;郭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D45/00;B64D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10009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通信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用5G通信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落地板,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均套接有防撞弹簧,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均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设置有通讯器械。该基于无人机用5G通信设备,通过在支撑柱的内部设置防撞弹簧及减震弹簧,并用过通讯设备上的连接孔进行连接,同时通过限位块进行限位,当无人机跌落的时候,减震弹簧能够极大的消耗下落的冲击力,而防撞弹簧能够有效的防止减震弹簧的弹性使通讯设备装置到无人机的底部,从而达到了抗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机用5G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进行航空拍摄任务外还可以担任信息通讯任务,在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地面指挥中心可以通过无人机对地面人员进行命令及消息的传输。
传统的无人机通讯设备基本上都是直接将通讯器械安装在无人机上,但是无人机的飞行控制,不可能每次都是十分完美的,在无人机飞行及降落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外,而之间安装的通讯设备没有有效的减震措施,无法对意外的撞击进行规避,从而会造成设备损坏。
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用5G通信设备,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从而避免通讯设备的损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用5G通信设备,具备抗震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通讯设备直接安装不具备抗震能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抗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机用5G通信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落地板,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均套接有防撞弹簧,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均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设置有通讯器械,所述通讯器械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通讯器械的上端设置有导线插孔,所述通讯器械的下端设置有扩音设备。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均为中空,且材质为金属合金。
通过上述方案,支撑架将通讯设备包围在其中,从而对通讯器械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位于通讯器械的四周,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与支撑架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使通讯器械能够在支撑架的表面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均贯穿限位滑槽,所述限位块的上侧与防撞弹簧的下端搭接,所述限位块的下侧与减震弹簧的上端搭接。
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对通讯器械的减震,及防止通讯器械撞击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导线插孔通过导线与无人机本体进行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能够通过无人机对通讯设备进行信号及电力的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用5G通信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无人机用5G通信设备,通过在支撑柱的内部设置防撞弹簧及减震弹簧,并用过通讯设备上的连接孔进行连接,同时通过限位块进行限位,当无人机跌落的时候,减震弹簧能够极大的消耗下落的冲击力,而防撞弹簧能够有效的防止减震弹簧的弹性使通讯设备装置到无人机的底部,从而达到了抗震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0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除尘的扬声器
- 下一篇:一种砂纸测试工作台